???近日,包括娃哈哈、農夫山泉、康師傅、貝因美等在內的在杭知名食品生產企業法人代表陸續走入考場,參加了一個名為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的考試。考試是由杭州市質監局組織的,要求杭州所有食品企業法人代表和相關負責人都要參加考試,并且規定,如果兩次沒有通過,企業就將被暫停核發生產許可證,這意味著企業必須停產停工。
(10月16日《工人日報》)
??? 食品安全考試會考什么內容?無外乎是安全生產的相關知識。這樣的考試會有實際意義嗎?食品安全問題不是個技術問題、知識問題,而是一個市場問題、道德問題。所以,食品安全考試除了讓一些企業家又有了一次“寶貴”的復習迎考經歷外,并不能拯救食品安全,也不能讓道德的血液流入每一個經營者的血管。
??? 為何會產生食品安全問題?本來,作為經營者應該提供合格的產品,這是基本的道德底線和經營規范。但是為了利益的最大化,一些不法商家開始偷工減料、弄虛作假,甚至不惜以犧牲公眾健康為代價,肆意地生產、制造有問題食品。
??? 既然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是誠信的崩潰和市場的逆淘汰,那么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就應該是誠信的重建和市場秩序的恢復。之所以市場有時會出現逆淘汰,是因為那些弄虛作假者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罰,反而因為自己的劣跡而獲益。這背后必然有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與監管不到位的地方。如果每一個食品安全問題都可以得到制度的糾錯,那么問題不可能如此嚴重,更不可能如此普遍。而在制度的約束下,市場的秩序也將恢復,優勝劣汰將成為市場的一個準則,那些弄虛作假者將在公眾的用腳投票中遭遇冷落,將在制度的嚴懲下“傾家蕩產”。此時,所有的經營者都會重拾“貨真價實”的經營理念。
??? 安全生產的知識需要普及,或者為此舉辦一次考試也不是什么大的事情。問題是,一次考試并不能拯救日益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在公眾關于食品安全的焦慮越來越緊張的時刻,還是應該想想真正的治本的方法在哪里,少用一些花拳繡腿式的治理來表明重視,多做一些制度層面的完善和執行方面的改進。只有制度完善了,執行有力了,市場的秩序才會恢復正常,經營者的誠信意識才能被喚醒。否則,考試再多也只是一種不得要領的“隔靴搔癢”。
□乾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