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16日播發(fā)《“莫言熱”引發(fā)中國民眾關(guān)注自身“閱讀危機”》,提出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莫言熱”對于推動中國人閱讀能起多大作用?對此,莫言本人和一些專家的回答比較消極。
??? 的確,如果只是順其自然,目前正在興頭上的諸種“莫言熱”都會過去:實體書店和網(wǎng)上書店一購而空的情況隨著莫言小說大量印刷終會歸于平淡;文化消費市場甚至資本市場不久就會另尋新的炒作題材,不會只在莫言一棵樹上吊死;媒體也不會永遠在山東高密莫言老家發(fā)掘“秘聞”。莫言前去領(lǐng)諾貝爾文學獎是在12月份,等這個新的題材過后,“莫言熱”可能就會過去。
??? 閱讀對個人而言可以修身養(yǎng)性,又是提升國民人文素養(yǎng)、加強文化傳承、促進文化發(fā)展繁榮的有效途徑。2011年中國人均讀書僅為4.3本,遠低于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及以色列的60本,成為世界人均讀書最少的國家之一。靠莫言一人拉動國民閱讀水平的提高,無異杯水車薪。
??? 推動全民閱讀,只有長期推動方能見效。不管是政府、社會組織、學校和個人,都應(yīng)當有所作為。
??? 在網(wǎng)絡(luò)信息觸手可及的當下,嚴肅讀物的閱讀一定要變得十分方便才可能成為更多國民的休閑選項。首先,政府要在公共圖書館的建設(shè)上長期堅持、不斷完善。在美國、法國甚至在臺灣地區(qū),國民所讀圖書主要來自方便親切的社區(qū)圖書館,不僅借書方便,而且讀完之后隨手可在他處歸還。做好此項建設(shè),需要各級政府投入財力、務(wù)實細心、長期堅持。
??? 要讓閱讀在中國慢慢熱起來,離不開眾多推動閱讀的民間組織的成長和努力,也離不開政府對于讀書活動的支持。以對莫言作品十分推崇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為例,他在獲得諾獎之前已在日本相當知名,而大大小小的大江健三郎讀書會竟擁有數(shù)十萬甚至上百萬公眾,這些草根組織不斷舉辦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使相關(guān)閱讀活動成為不少人的日常精神生活內(nèi)容。日前,莫言家鄉(xiāng)政府放言準備開發(fā)莫言故居旅游熱線,我們的建議是,不如花功夫長期、多方推動莫言作品的學術(shù)研討和公眾閱讀。
??? 對于個人來說,閱讀其實很簡單。只要堅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讀一讀那久違的人文作品,生活將會變得更充實,人生將會更有意義。
??? “莫言熱”是一種正能量,把這種正能量引入閱讀,促進終身學習和全民族文化素質(zhì)提高,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對于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方面來說,這可能比較費力而不容易見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確、方法得當,長期堅持必見成效。□鹿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