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云
??? 編者按 11月8日下午,本報邀請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市關工委副主任劉吉云作客德州新聞網,暢談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的體會。現將講話內容整理刊登,以饗讀者。
??? 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關注、盼望的十八大,今天隆重開幕了。不僅是中國共產黨全體黨員、中國人民關注十八大,全世界都在關注著十八大。很多外國媒體都把眼光轉向中國,轉向十八大。關注十八大,就是關注我們中國的力量。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帶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力量不僅表現在經濟上,政治力量、文化力量、思想力量都在對世界發生著影響。關注十八大就是關注中國的聲音,每一次代表大會,都對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中國的走向發出不同的聲音。中國的政策怎么變化?領導人換屆怎么換?中國對外關系問題怎么處理?外國人都想聽一聽中國的聲音。關注十八大就是關注中國的道路,現在世界上都在議論中國的道路問題。面對當前的國內國際形勢,中國怎么應對?這是全世界都在關心的問題。
??? 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回顧了十年以來,包括十七大以來,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在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取得的偉大成就,總結了我們取得的重要經驗,分析了當前國內外形勢,分析了人民群眾對我們黨的新期待、新要求。這個報告高瞻遠矚,內容豐富,立意深遠,富有創新。報告回答了當前與今后相當一個時期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回答了人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當中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綱領。
深刻把握黨和國家工作總要求
??? 我們幾十年的奮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在十二大講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使我國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社會主義道路。我們扛起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旗。這個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十六大以來,帶領我們團結奮斗,讓我們的綜合國力得到迅速提升。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國際影響極大提升。為什么?就是因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這個旗幟由我們有著8200萬黨員的中國共產黨高高舉起來;由我們有著5000年文明史、有著13億人口的社會主義中國高高舉起來。我們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目標,朝著實現現代化這個目標,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目標前進。實現既定目標,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
??? 中國走什么路,決定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我們黨能找到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經過了反復對比、借鑒了國際社會主義經驗教訓,借鑒了其他國家的一些經驗,特別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下一步,我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沿著科學發展的方向前進。朝著什么目標前進,總書記這次報告提出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鄧小平同志講三步走戰略——由貧窮變溫飽,由溫飽變小康,由全面小康到2049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十六大江澤民同志作報告,對這個三步走戰略作了安排,要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49年基本實現現代化。今后5年至10年,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幾年,所以說我們的目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基本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好基礎。有了這個共同的目標,全國人民就有了前進的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對全國人民的承諾,也是老百姓的期望。在這個關鍵時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十八大報告用這個目標把全黨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動員起來,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決于我們的決心,取決于我們工作的力度,取決于我們改革開放的決心和力度。總書記講:“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這是很有力量的幾句話。解放思想始終是我們前進的思想武器,改革開放始終是我們前進中的強大動力。這一次特別提到了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就是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朝著既定目標前進。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有信心、有能力克服,迎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光明前景。所以說,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非常重要。理解總書記對全黨工作總的要求這一主題,對我們學習報告、領會十八大精神,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必須長期堅持科學發展觀
?? 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到,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大家都知道,2003年在非典之后,總書記到廣州視察抗擊非典的情況,提出全面發展。 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寫到文件中,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5年以前,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當中,全面系統地論述了科學發展觀產生的背景、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基本要求。隨后,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科學發展觀教育活動,開展了爭先創優活動,全黨全民對科學發展觀有了更深的了解。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科學發展觀是正確的指導思想,在實踐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非典、冰凍災害、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災難面前,我們沉著應對。是什么力量支撐著我們?是科學發展觀的力量。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我們辦成了一系列的大事、盛事、喜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經濟迅速起飛。這10年,國內生產總值由世界第6位上升到第2位,超過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中國的國際地位迅速提高。這些事實說明,這十年,我們的變化,我們黨的變化,我們人民的變化,我們國家的變化多么大!
??? 實踐證明,科學發展觀是我們強大的思想武器,在理論上也有著重要貢獻。從理論上講,科學發展觀是我們的指導思想,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符合三代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思想。一系列新的理論、新的觀點,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我們倍加珍惜的寶貴財富。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寫到黨的旗幟上,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提出來,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到黨的旗幟上,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戰略思想、重要指導思想提出來,是對科學發展觀的高度評價。這次是指導思想,是定位,不一樣,確實是個偉大的事情。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
??? 總書記這一次著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了闡述,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說起,評價了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的貢獻。毛澤東同志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建立了新中國,建立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并且在社會主義的建設當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制度基礎和物質基礎。鄧小平同志積極推進改革開放,第一個提出要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取得了重大成就。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集體,把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帶進了新世紀。在新的歷史時期,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攻堅克難,使中國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發展過程。我們黨經過90多年,積累創造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胡錦濤總書記論述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黨建黨90多年來、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改革開放30多年來,創造的偉大成就、偉大成果。我們要倍加珍惜,奮力開拓,努力完善。
??? 再說一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問題。十七大表述為在黨的領導下,立足中國國情,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政治文明、先進文化、和諧社會,努力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的民主的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次,總書記加了一段話,“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道路,我們為什么按照這個道路走?因為它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原則,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人民群眾愿望。道路是人民選擇的,是歷史選擇的。世界上沒有統一的道路,統一的模式,中國人民經過長期的斗爭,才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道路,非常不容易,也非常寶貴。在這個道路的指導下,我們越走越寬廣。總書記講:“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們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下去,就能實現現代化,就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每一次黨代會,都對我們黨的理論有新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全黨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時代的產物。這個理論體系之所以正確,因為它符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符合中國國情。 2011年,胡錦濤總書記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一次黨代會又寫在報告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集中表現,是我們社會主義的基本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會根本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基層自治民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制度并存,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法律體系,等等,一整套制度體系,保證了我們國家幾十年的健康迅速發展。這些制度有利于中國人民積極性的發揮;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民族團結、民族統一、國家統一;有利于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些制度保證著我們社會的團結穩定,保證著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所以總書記滿懷信心地說:“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
??? 胡錦濤總書記提了一個問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 、理論特色、時代特色、民族特色。怎么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理論道路制度,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產生的,又對實踐有著重大指導作用。我們繼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要繼續實踐,在實踐中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來之不易,是在實踐中提煉出來的,上升到理論體系,又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這是我們的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繼續發揮這個優勢,發揮這個理論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是符合潮流的,符合馬克思主義原理的,是中國特色的,是中華民族的。總書記講了開放包容的思想,我們吸收了古今中外的先進的思想,優秀的成果,所以說具有時代特色。我們要堅持這個特色,發揚這個特色。總書記講話不僅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而且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具體要求。總書記特別強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根本的是堅定不移解放思想,堅定不移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現在到了攻堅期,總書記一再講改革開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期。我們現在處于一個社會轉型期,改革開放始終是我們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在一些重點領域,有一些重要環節,我們躲不過、繞不開,因此要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巨大的政治勇氣繼續推進改革開放。
“五位一體”新布局
??? 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當中對十六大以來我們取得的成就做了回顧和總結。十六大以來的十年間,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內生產總值由第6位上升到第2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000多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國際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總書記在報告開頭一部分講到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軍隊國防建設,外交工作,包括改革開放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可以說這10年,我們的經濟平均發展速度10.7%,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GDP的份額由4.4%到了10.4%,分量越來越重。總書記在報告中也詳盡地列出了我們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比如說,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城鄉發展區域差距問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問題,個別基層組織軟弱渙散問題,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問題,總書記并沒有回避。這說明中央對形勢是很清醒的。我們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承認取得的偉大成就是前進的基礎,我們自豪、自信。但是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還有困難,還有差距。總書記講了三個沒有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一現實沒有變。三個沒有變,這就是我們的現實。我們必須在新的起點上繼續前進,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努力奮斗。
??? 總書記講了“五位一體”的布局。總書記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現在走到了將近建成全面小康這一關鍵時期,下一步該怎么走大家都非常關心——未來5年怎么走,未來10年怎么走,怎樣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有著怎樣的要求。總書記這一次提到了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提出經濟發展指標,提出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要求,大家在學習這些新要求的時候,有這樣幾點需要注意。一是這一次總書記提出的新要求是在十六大、十七大基礎上提出的更高的目標,更高的要求,不是“建設小康社會”,是“建成小康社會”。二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要體現以人為本的要求。三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要求。四是全面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思路更加清晰,任務更加繁重,要求更加高。我們對這個目標既要認真對待,又要充滿自信。再過8年,全面小康社會即將建成,到2049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是一個美好的藍圖。中央新的領導集體將要領導全國人民實現全面小康這一目標。
??? 總書記立足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總體布局,立足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都做了重要部署。總書記的這一報告既有宏觀的要求,又有具體的政策,體現了戰略的要求和具體措施的相統一。我們要很好地貫徹落實。比如說,總書記講到經濟建設,繼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金融危機對我們的沖擊表面是對發展速度的沖擊,實質上是對我們的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發展方式的沖擊。所以中央這次提出解決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中央這次提出,推進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農村現代化“四個化”。對經濟體制改革,對城鄉發展一體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廣大農村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中心城區也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相信在十八大的指導下,我們的經濟發展,經濟體制改革會更前進一步。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總書記的發言很長,這也是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我們從改革開放一開始,就堅定不移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從來沒有停止過,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一塊推進的。下一步,我們要把政治體制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相統一,充分發揮人民的主動性,擴大人民的民主權利。
??? 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加強文化建設,是十七屆六中全會做出的重要決定。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發展道路,發展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堅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是我們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重要內容。我們要繼續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方向,繼續堅持百家齊放、百花爭鳴的“雙百”方針,繼續堅持“三貼近”原則,努力把中國的先進文化建設好,建成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關于社會建設問題,報告中首先講到了民生問題。 10年以前,2002年12月,胡錦濤總書記就帶領書記處的同志們奔赴西柏坡,重溫毛主席的兩句話“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作風。 ”在西柏坡,胡錦濤總書記講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一思想。后來又講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后來又講以人為本、執政為民。這些思想體現了人民是我們的父母,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根本,我們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人民過好日子。戰爭年代是為了人民得解放,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是為了人民過上好生活。這是我們的宗旨,所以關注民生。總書記講得很細,講到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問題。現在農村保障體系已經建立起來,世界上最大的醫保體系已經建立起來,這都是十七大宣布的,現在已經建成。當然,我們的水平目前是低水平的,還要有很大的提高。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可領55元錢,老人們都很高興。醫保,看病合作醫療,城市沒有工作的居民都有醫療保險,中國13億人口全民社保醫保。包括免費義務教育,上技校、職業中專農村學生、城市困難家庭一律免費。我們發展教育、促進就業,發展衛生事業,讓人民確實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我們講要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惠民利民,廣大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也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實惠。所以說社會安定,人民生活幸福。
??? 總書記還講到社會管理創新。十七大講社會建設,重點講民生,這次與社會管理并重,突出、加重了社會管理。在新的形勢下,改革攻堅期、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期、矛盾凸顯期,如何處理社會矛盾?報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改革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包括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新管理體制,努力使社會更加和諧,社會更加安定,人民更加幸福。生態文明建設,十七大提過要求,但是這一次把它放到“五位一體”格局中了。生態文明涉及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也是當前如何平衡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總書記講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家園”時,全場熱烈鼓掌。這說明,人們對生態環境有了新的要求。中央根據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階段,根據人們的新期待、新要求,將其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整體布局里面,這個分量非同一般。總書記講,要把生態文明的理論原則理念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中去。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讓人們生活更美好。我們德州建設幸福德州的要求里面也有這一條,生態環境美好。
以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總攬黨的建設
??? 黨的建設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總書記分析了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包括黨內成員的結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現在年輕的黨員越來越多,改革開放以后入黨的同志已經占了黨員的多數,各級干部都出現了新的一代,我們黨后繼有人。把黨建設好,把班子建設好,把黨員教育好,從嚴治黨,黨要管黨,這是我們一貫的原則。我們還是要貫徹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為主線,把黨建設好。我們每一個黨員都應當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都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當前世情國情對黨內思想也產生了一些影響,從嚴治黨這個任務更為迫切、更為艱巨。報告特別強調黨的紀律。 8200萬共產黨員, 400多萬個的基層黨組織,管理起來非常不容易。所以我們黨要把自身建設好,得有一個統一的組織,統一的紀律,統一的步調。雖然現在網絡發達了,人人都有發言機會,但是得有政治紀律,絕對不能說不能做有違黨章的事、危害黨和大局的事。
全黨要關注青年、關懷青年、關愛青年
??? 在十八大的報告上,最后專門提到青年這個問題,這是前所未有的。青年是民族的未來,青年是祖國的希望,也是黨的未來、黨的希望。青年的思想狀況如何,青年的素質如何,影響著我們黨和民族的命運。所以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上提出了青年問題,讓全黨要關注青年,關懷青年,關愛青年,說明青年對祖國、對黨的建設的重要作用。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靠誰去做?要靠青年去做。各級黨委、各級黨組織都要認真對待這個問題,把選拔年輕干部,培養年輕黨員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總書記也對青年提出了要求,希望青年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熱愛我們偉大的人民,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在社會主義建設當中發揮重要作用。廣大青年應該響應總書記的號召,刻苦學習,磨練自己,使自己成為國家棟梁之才,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劉吉云
(記者 李藝 見習記者 李智群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