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1月8日隆重開幕,陳先運市長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令人振奮: “主要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三年倍增’計劃順利實施” “4個縣市區地方財政收入超過10億元”……去年取得的成績,讓人驕傲和自豪,同時堅定了我們跨越趕超的自信;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和民生保障體系” “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今年的工作部署,令人鼓舞、催人奮進。不管是與會的代表委員還是場外的干部群眾,記者都能感受到他們身上充滿的信心與力量。
信心與力量,來自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與向往。 “讓人民群眾有富足感、穩定感、安全感、成就感、舒適感和歸屬感”的幸福德州建設目標言猶在耳,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角又強勁吹響。美好的未來,在向我們招手。盡管我們還不夠發達,但我們渴望過好日子的心情一點兒都不比別人差。德州精神里的 “圖強”二字告訴世人:我們不等不靠,會用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美好幸福生活。
信心與力量,來自基礎的厚實與自身能力的提升。去年,我市地方財政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大關,保障發展的財力更加殷實;換屆之后,一大批優秀干部走上領導崗位,經過半年多的實踐,他們的執政能力得到鍛煉與提高;產業振興四大工程全面展開,經濟發展呈現厚積薄發之勢;城鄉建設大步跨越,基礎設施承載力進一步增強……一項項成就,讓外界看到了一個奮進的德州。我們的發展態勢恰如一張拉滿的弓,強大的張力必然助推發展之箭向前疾馳。
信心與力量,來自對形勢清醒的判斷與認識。政府工作報告連續用6個 “實踐告訴我們”,來總結我們積累的寶貴經驗。 “發展離不開戰略,決策離不開市情” “抓落實促發展,必須研究科學推進機制” “改革創新是最大紅利,改變欠發達面貌的根本出路在于創新” “開放開拓是強市之路,借力發展是必然選擇” “干部是最大的資源” “發展基礎根植于群眾,創造活力源自于人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掌握規律,事半功倍。有了清醒的認識,我們一定能在建設幸福德州的征程上大步流星、鏗鏘前行。
信心與力量,更來自領導的鼓舞與囑托。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吳翠云在參加德城區代表團討論時,對去年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語重心長地寄語與會代表:當前我市正處于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大家一定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敢于擔責,在提速增效上下功夫,共建共享幸福德州。
正如政府工作報告中講的,“時代賦予重任,行動鑄就輝煌”,就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撲下身子,埋頭實干,共同用辛勞與汗水去創造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明天。□本報評論員 杜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