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觀點 “群眾利益高于一切”,不能僅掛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想事情辦事情,應時時處處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 發生在11日的山體滑坡,吞噬了云南趙家溝46條鮮活的生命。看著電視上遍地廢墟的畫面,讀著報紙上撕心裂肺的文字,每一個善良的人都會痛心不已。事后,專家組稱,連續雨雪天氣是發生滑坡的直接誘因。試問,雨雪持續下了一個月,當地災害預警機制為什么沒有提前反應呢?由此,筆者想起前不久發生的山西潞安天脊“1231”苯胺泄露事件。長治市市長道歉時說,沒有及時上報事故,是對苯胺進入濁漳河以后污染危害性估計不足。 8.7噸苯胺流入河流,對人民群眾安全能沒有危害嗎?假如發生這兩起事故的當地政府,為百姓的安危早想一步,或許不會造成這么大的損失。
??? 雨雪持續一個月,趙家溝的村民們可能不會覺得有什么危險。他們畢竟缺乏專業知識,看問題想事情沒有超前意識。但是,政府官員特別是負責災害預警的官員,應該有災害常識。假如他們心里裝著百姓安危,早想到可能會發生滑坡,進而提醒一下村民,那悲劇就有可能避免。或許,當上級對滑坡事故追責時,他們也會拿“對持續雨雪天氣危害估計不足”來當擋箭牌。這樣的結果,著實不是人們所愿看到的。
??? 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們 “對危害性估計不足”?筆者以為,是因為百姓安危在他們心中的分量太輕所致。不把群眾當親人,漠視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自然不會設身處地地為百姓著想,更不會為百姓安危早想一步。甚至有些官員,淡化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百姓安危面前習慣當旁觀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凡此種種不良表現,或許正是各地災害頻發、屢禁不絕的重要根源。不把百姓安危放在心上,必然會導致與群眾的心越來越遠。歷屆中央領導都一直強調,要“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脫離群眾是最大的危險”,可總有人把告誡當成“耳旁風”。脫離群眾的直接后果,就是官僚主義嚴重,輕則影響決策的科學性,重則會動搖黨的執政基礎。云南和山西兩起事故,給輕視百姓利益、脫離群眾的干部敲響了警鐘。
??? “群眾在你的心中分量有多重,你在群眾心中的分量便有多重”。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群眾利益高于一切”,不能僅掛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想事情辦事情應時時、處處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為百姓的安危早想一步,最大限度減少損害百姓利益的事故發生。□杜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