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進工作作風的規定,十分具體嚴格。個別干部一時接受不了,認為應該有個緩沖時間段,然后再按規定執行。這種思想是錯誤的。
??? “緩沖”想法,危害多多。有了“緩沖”想法,落實規定必然打折扣,時間上也會延遲。等一等,緩一緩,本身就是不好的工作作風。有多少發展機遇,就在“等”和“緩”中喪失;有多少群眾怨氣,就在“等”和“緩”中生成;有多少領導威信,就在“等”和“緩”中降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上任伊始,就破除多種陋習,開會不念稿,講話不虛套,出行不封道,實現了良好開局。他們沒有“等”和“緩”,有的是雷厲風行。如果規定出臺了,卻沒有及時執行,那必然會給群眾留下不好的印象。
??? 破除“緩沖”想法,必須增強責任感、緊迫感。領導干部有了好的工作作風,才會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才會產生跨越趕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為后發地區,我們追趕先進的任務還相當繁重,容不得半點歇息。雖然去年我們的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地方財政收入也首次突破百億,但是橫向比,與先進地區的差距依然明顯。廣大人民群眾早日過上幸福生活的愿望相當迫切,我們哪里還“等”得起、“緩”得起?
??? 破除“緩沖”想法,必須有自我犧牲精神。惰性和享樂,是一種天性。每個人都不愿難為自己、壓逼自己。但是領導干部決不能混同于一般群眾,必須克服享樂、安逸思想,主動自我加壓,敢于、樂于為百姓利益犧牲自我、奉獻自我。因為,人民賦予的權力和地位,不是用來享受的,而是用來為人民群眾謀福利的。即使再苦再累,也要振奮精神、咬牙堅持。這,才能對得起群眾的信任,才能對得起歷史的使命。杜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