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遼寧東港副市長董海濤身陷輿論漩渦,質疑之聲不絕于耳。
??? 從“最年輕市長”周森鋒、“最牛副縣級干部”焦三牛,到當下的“美女市長”董海濤,年齡、簡歷、學歷、背景等都被翻個“底朝天”。而無論“揭底”結果如何,他們都被先入為主地打上火箭晉升、年紀太輕、必有背景等標簽。
??? 輿論的有力監督,能更好地促進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但如果先入為主式地為年輕干部提拔貼上標簽,進行“有罪推定”式監督,則無疑偏離了民主監督的本意,實不可取。
??? 輕率地貼標簽,多是源于“腐敗猜想”。毋庸諱言,當前一些地方確有干部憑借后臺、背景上位,社會輿論很容易把“腐敗案例”放大,造成干部選拔必有潛規則的假象。于是,一有年輕干部提拔,無論其合規還是潛規,第一反應就是肯定有關系、有背景,有交易、有黑幕。
??? 輕率地貼標簽,極易引起“偏激共振”。偏激情緒猶如病毒一般,極易裂變式地傳播感染。從眾多年輕干部提拔事件來看,輕率地打上有背景、有后臺等各類標簽,正是引發社會偏激情緒的“火點”。在負面情緒的籠罩之下,往往容易偏離理智、偏離理性,不分清紅皂白、不論是非曲直,一哄而上、板磚齊飛。
??? 輕率地貼標簽,往往“誤傷好人”,正所謂“躺著也中槍”。例如“美女市長”瞬間陷入輿論漩渦,“不符條件”、“學歷造假”等質疑一波接一波。事實證明,這些“標簽”不過是空穴來風的“猜想”,然而“美女市長”受到傷害誰來負責呢?
??? 輕率地貼標簽,也會“壓制人才”。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大年輕干部培養力度,人民的期盼、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也需要大批有才華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然而,面對輿論的炒作、各種標簽的肆意亂飛,各地在使用年輕優秀人才上定然會顧慮重重,勢必會影響優秀人才的成長。許多地方無奈表示,提拔使用年輕干部真的需要勇氣。
??? 面對年輕干部的脫穎而出,我們不妨放平心態,少幾分猜疑、多幾分肯定,少一些責難、多一些寬容,給他們更好的環境、更大的空間,盡情嶄露頭角、展現才華。
□閆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