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關于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堅持蒼蠅老虎一起打”的講話,昭示了中國執政的頂層,對于以反腐為重點的權力監管的決心,它掀開了“權力為民所用”的民本理念,在制度設計、制度推進層面上的嶄新一頁,符合民眾的所愿所期,因而也成為國內外高度關注、拭目以待的政治熱點。
??? 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權力由依賴自覺自律到更強調制度的約束,這是對權力與生俱有的本性的回歸,是對權力和民眾之間利弊、利害關系的本質性認知。只有把權力放在民眾的對立面去審視,去監管,人民所賦的權力,才能為民所用,權力天然的獸性,才會被制度所馴,為民眾所服。關進籠子這樣的表述,不避諱舊的政治生態,這種態度,本身既是為民所用的政治體現,也是直面政治的自信。
??? 不可否認,對于反腐倡廉,對于權力監督,中國不乏規制,也不乏 “高度重視”。但“公仆”傷民現象,并未真正得到扼制。究其原因,就是權力者設計了籠子,掌管著籠子的鑰匙,籠子看上去很美,卻漏洞百出。權力貌似在精美的籠子里,卻能進出自如,有時甚至飛揚跋扈,傷公財,勞民命。
??? 權力不被民所馴,民眾的權利就會被權力所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核心是保護民眾的權利不受權力的傷害。但這個籠子由誰來設計,設計成什么樣子,誰來掌控籠子的鑰匙,卻是決定權力能否被馴服、能否心甘情愿呆在籠子里、從而能否真正為民所用的決定因素。民眾不再相信權力者從前自制的籠子既能封住蒼蠅,又能栓住老虎,不再相信從前那些桀驁不馴的權力能夠低下頭顱、自行走進設限的籠子,不再相信從前自持鑰匙的權力者,能夠打心眼里不覬覦籠外的世界。
??? 請寬容民眾質疑的目光。這份質疑,是因為他們聽多了掛著公仆在嘴上,傷害民眾權利在心上的所謂自覺自律。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句中國民眾期待太久的好聲音,雖然來得遲了些,卻來得極為必要。人們期待這份制度的紅利,改革的紅利。但他們暫時還不敢相信這份紅利,來自權力的自覺出讓。
??? 請理解民眾拭目的期待。這份期待,只有一個愿望:百姓越過越好,中國越來越好。習近平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人民在掌聲中,更期待踐行這樣的好聲音,兌現這樣的好承諾。
??? 權為民所賦,民眾就是權力的座上賓。把民眾請到上座,把制度——關住權力的籠子的設計權、監督權,交給民眾,讓人民群眾更多地參與反腐法律體系的完善、監管體系的構成、公開透明體系的建立。這樣的籠子,以及關在籠子里的權力,才能為民所馴,民眾權益才能避免為權所制,被權所傷。
??? 把權力關進籠子,更要把鑰匙交給人民。鑰匙在人民手上,才算是真正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劉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