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各地兩會陸續召開。從現場傳回的消息看,取消宴請、自助餐無酒水、減少紙質材料印發等等,一些看似不太重要的小事,卻讓厲行節約的清新會風、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撲面而來,令人欣喜。
???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從革命年代“紅米飯南瓜湯”的樂觀無畏,到建設時期“勤儉是個傳家寶,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的生動號召,崇尚艱苦奮斗、厲行勤儉節約的好作風極大地凝聚了黨心民心,成為我們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紐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家底”越來越厚,生活越來越富,在一些人眼里,勤儉節約也有些“過時”了。不少地方、部門和單位講排場、比闊氣,花錢大手大腳,奢侈之風盛行,不僅造成了財政資金和公共資源的浪費,而且侵蝕著黨的肌體健康,損害社會風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
??? 勤儉節約是個傳家寶。艱苦歲月,我們憑借它戰勝困難走向勝利,經濟發展、物質條件改善的今天,這一傳統仍要持之以恒地踐行。這些年,我國經濟總量的確逐年增加,但按13億人口平均,僅列世界100位左右。一些群眾的生活還比較困難,醫藥衛生、社會保障、教育事業發展還需要大量投入,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任務非常繁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十分艱巨。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能不能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作風,對一個執政黨和一個國家來說,是攸關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勤儉節約不僅沒有過時,而且非常重要。
□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