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月28日起,我市開展為期3個月的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專項行動,重點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 兩個月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兩個月后,他在新華社一份《網民呼吁遏制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與實現“中國夢”,有著必然聯系。不懂得珍惜資源、沒有節儉習慣,是一種缺乏責任感和遠見的表現。沒有遠見、不負責任,何來崛起與振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需要我們胸懷宏圖偉業、為夢想披荊斬棘,更需要我們腳踏實地、摒棄各種陋習,培養一個大國國民應有的良好素質。
??? “舌尖上的浪費”成為普遍現象的根源,是物質充裕之后的精神懈怠。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的國力顯著增強,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于是,在觥籌交錯之間,有些人忘記了“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的古訓,忘記了上世紀60年代災荒的教訓,更忘記了我國目前仍有1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貧困人口。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一個沉醉于享樂和揮霍快感的人,不可能成就一番偉業;一個浪費成風的國度,同樣難以實現偉大夢想。我們必須站在事關國家興衰的高度,堅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 “舌尖上的浪費”,累加起來觸目驚心。據央視報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浪費的是糧食,破壞的是發展基石。我們全力發展尚難以趕上發達國家水平,那為什么還要鋪張浪費、自毀長城?從這個意義上講,勤儉節約也是愛國。
??? 艱苦樸素是我們推崇的美德,中央領導已經做出表率。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視察廣東的過程中,住普通酒店,吃四菜一湯,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圓我們的“中國夢”,先從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做起。
杜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