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身體要健康的話,內在機制的完善是首要的,有病的時候有必要打針吃藥,但要以人自身機制為基礎。經濟也一樣,經濟現在主要是機制還不完善,不能夠本末倒置,宏觀經濟調控是重要的,但不能完全依賴于宏觀調控,忽視市場機制完善,那么我們經濟就會像以前一樣一會兒經濟過熱,一會兒經濟過冷,擺來擺去。
??? 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們一定要有大智慧,“小富靠勤奮,中富靠機遇,大富靠智慧”,現在中國的企業需要做的是培育凝聚力。企業文化的重點是培育職工的認同感,這就是企業文化的要點。大家有了凝聚力就能同甘共苦,同甘是一個概念,共苦是另一個概念,兩個概念是不一樣的。
??? 同甘靠制度,在企業發展、盈利的時候要憑制度,一切憑制度辦;共苦靠認同,共苦靠制度也不是完全沒有用,但力量是有限的,共苦必須靠認同,大家報成一團,凝聚在一起,企業再困難大家一起努力闖過去,這就是一種精神力量,因為共苦靠制度不容易做到,需要有凝聚力要有精神力量。
??? 企業發展要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中國的民營企業從來都是在夾縫中生存的,最后起來了,應該感謝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些創業者,特別是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后,出現的 “92派”民營企業家,都是從體制內轉到體制外的,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后,說中國市場經濟要發展,由體制內轉到體制外,現在很多這樣的民營企業家,他們有自己的過程,但是始終不能忘記開創精神。
??? 大智慧中強調要 “留有余地”,很多事情不要做太滿,因為很多意料不到的事情會發生,要保持資金鏈的通暢,資金鏈不能斷裂,前幾年的金融危機就是因為資金鏈斷了,資金鏈為什么斷了?當時盲目樂觀,沒有留余地,一下子就出問題。留有余地的情況下能夠保持我們在穩健的環境中繼續成長。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形成抱團的精神,抱團 “走出去”,抱團過冬,抱團取暖,這都體現企業同行之間相互幫助的精神,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民營企業家靠單個力量是不行的,如果能抱團,很多困難就解決了,我們有這樣一些智慧,再加上有信心,中國的前景是樂觀的。
□以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