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9日,夏津縣全體機關干部到城區開展義務勞動,他們帶著掃帚、鐵锨等工具,深入大街小巷,清理垃圾、除雜草、清掃建筑碎石。該縣出臺規定,把每月第一周星期六上午定為“全民環衛保潔日”,86個縣直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劃定86塊責任區,并由“兩辦”督導檢查,確保打掃效果。
??? 夏津縣的這一決定,其意義遠在勞動之外。因為干部參加勞動,可以讓干部體驗勞動的艱辛、感受物質財富的來之不易。當前,機關干部不缺文化、不缺理論、不缺熱情,而是缺感情、缺實踐、缺作風,尤其是從“家門”到“(黨)校門”再到“機關門”的“三門”干部。事實證明,脫離勞動,必然脫離群眾;輕視勞動,必然好逸惡勞;而參加勞動,是干部轉變作風的一劑良藥。
??? 另一方面,干部參加勞動,更是干部自身智慧、思路和情感的交流碰撞過程,是心靈的深度凈化,是人生境界的再度升華。既治“職業病”,又治“思想病”,還能治“機關病”。勞動是大課堂。干部參加勞動,接“地氣”,可以學到一些生產技能、一些群眾工作本領和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可以幫助干部聽民聲、集民智,讓各項決策和工作舉措更加科學。肩并肩地勞動,面對面地交談,更能以一種很親近、很自然的方式,把黨的政策宣傳到群眾中去,摸清群眾想什么、缺什么、盼什么,更能及時為群眾提供急需的各類服務。正如夏津縣委書記王春利所言,“對我們來說,勞動的意義,遠非只是‘干活’‘健身’這么簡單。 ”
??? 當勞動成為一種制度,就使轉變作風、密切干群關系、推進基層工作有了常態保障。那么,得到強健的不僅是干部個人的身體和思想,更有我們執政的政治肌體。□夏津 鄧美平 張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