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0日,廣州市紀委常委、新聞發言人梅河清表示,從4月起,廣州市紀委將在每月的定期新聞發布會上公布全市上月度違規使用公車的情況,給公車私用行為套上一道”緊箍咒”。 (3月21日《羊城晚報》)
??? 公車私用屬沉疴頑疾,屢禁而不絕。這種不良現象,嚴重影響了黨委政府形象,敗壞了社會風氣,必須加以根治。廣州定期公布公車違規情況的做法,是治理公車私用的又一味良藥。
??? 對公車私用的處罰,各地手段不一,有的嚴厲有的寬松。如果違規者付出的代價太低,他們可能還會明知故犯,把規定當兒戲。這或許是公車私用難以杜絕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一旦被當地紀委公布,上了“黑名單”,違規行為的社會知曉率就會大大增加。大范圍的輿論譴責,比小范圍知曉的單純處罰更有威力。因為,人要臉樹要皮,單位和個人都會顧及自身形象。給公車私用者曝光,將會讓更多的人望而卻步,不敢越雷池半步。
??? 實事求是地說,根治公車私用會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本身存在一定的難度。各地紀檢部門,應該無所畏懼,知難而上,不能怕得罪人。定期公布公車違規情況,不能象征性地“意思意思”,必須對所有違規車輛全部曝光。同時,這項工作應制度化、常態化。即使沒有車輛違規,新聞發布會也要定期開,始終保持對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不讓個別人心存僥幸。
??? 據3月21日《齊魯晚報》報道,山東省也將加強對公務用車的管理——設立舉報電話,對公車“周末封車”,并安裝GPS系統進行監控。各地效仿廣州治理公車私用的做法,本身就證明了這種做法的實用可行。各地學習借鑒的過程中,也應把定期公布公車違規行為列入效仿之中。全國各地以實際行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說明機關作風轉變已步入“快車道”。
??? 當然,有了治理公車私用的“硬件”還不夠,還必須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不管是處罰還是曝光,一定要堅決執行、不可手軟。假如礙于情面,操作起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者前緊后松、虎頭蛇尾,那將會降低制度的威懾力,使行之有效的好制度逐漸流于形式。
□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