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跨越發展、“洼地崛起”,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實現愿望的征程上,不僅需要持續發力、滾石上山的堅韌與執著,更需要不斷自我糾偏、自我完善。這樣,才能避免少走彎路,在最快時間到達目的地。顯而易見,自我剖析不足,是糾偏和完善的前提。
??? 大家都知道木桶理論,容量的多少,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由此可知,“短板”的負面作用不容低估。外出學習參觀,其實就是一個通過對比、發現自己“短板”的過程。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經濟社會取得顯著的成就,去年地方財政收入等幾項重要經濟指標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成績固然可喜,但某些環節依然存在著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幾位市級領導提到的工作主動性問題、工作集中度問題、發展環境問題、投入增量問題、企業家能力水平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猶如木桶的“短板”,制約著我市發展的速度與質量。我們必須“站在高處向下望”,把自己的缺點看清看透,然后對應地找出解決的辦法和措施,及時把“短板”補長。
??? 當然,自我剖析和糾偏好比刮骨療毒,是一件痛苦的事,需要境界與勇氣。如果只愿浮在贊譽上飄飄然,不愿、不敢正視不足,聽不得中肯批評和建議,那就做不好這項工作。越是為德州的長遠發展考慮,越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越是希望德州的發展步伐加快,越要有壯士斷腕的魄力。補“短板”猶如治頑疾,過程痛苦但結局圓滿。如果已有的優勢保持、扯后腿的“短板”補長,那么我市爬坡上坎的攻堅戰一定能贏得痛快、贏得徹底。
??? 長痛不如短痛,消除“長期欠發達”這個長痛,就必須承受不斷糾偏的“短痛”。發展環境要堅決優化,減少政府安錯的“有形手”,大膽地把職權放給企業、放給社會,充分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工作不積極主動的干部要警告、督促甚至撤換,絕不能人為地增加發展阻力;多措并舉,提升企業家的經營管理水平,讓他們不斷向更高峰攀登;政府要創造更加寬松的融資環境,為企業做大做強奠定好資金基礎。這樣,剖析、糾偏才有成效,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步伐才會更好更快。各級各部門各行各業,都要進行自我剖析,找差距、找不足,以求不斷改進工作,為幸福德州建設盡到應有的責任。
□本報評論員 杜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