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收取午休費 “有章可循”,卻難脫 “巧立名目”之嫌。學校承擔教書育人之責,安排教師管理,提供基本服務設施,份屬應當。學生趴桌午休,學校不考慮如何創造更好的條件,反而借“服務”之名,標價收費,實在有悖其公共屬性。倘是經費不足,校方大可向上反映,而不是想方設法將成本壓力轉嫁給學生。畢竟,國家早已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用,金灣一小等校的 “打擦邊球”行為,不但加重學生的家庭負擔,更抹黑了教育的神圣底色。
??? 學校不是市場,豈能凡事立價!這次收的是午休費,難保下次不會出現黑板費、運動費、廁所費……難不成除了課堂40分鐘外,只要學生使用學校資源就要收費?一旦銅臭蔓延、逐利橫行,對孩子們未成形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將造成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 更可怕的是,如此名目的收費項目居然通得過多部門層層審核。從教育局到物價局,在決策新增收費項目時,是否經過調查核定,又是否進行了民主聽證?倘若只考慮收費主體訴求,而忽視群眾意見,即便頒發了行政許可證,也不會獲得公眾的 “通行證”,最終受損的反而是政府的公信力。
??? 如此得不償失之事,當慎之又慎,少做為妙。□鄭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