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看到一則消息:3月20日,武漢江岸區43名小學生在人流車流密集的道路交叉口,從8個方位數闖紅燈者。結果發現:半小時內最多有178名行人闖紅燈,而電動車、自行車闖紅燈則達340人。
??? 亂闖紅燈者,絕大多數并非不懂交通規則。之所以明目張膽地犯規,就在于其存在自私、僥幸心理,為自己一時“方便”,不惜擾亂交通秩序。實際上,這既給交通添堵,又給自身帶來安全威脅。究其根源,還在于社會誠信水平、道德水準下降:一事當前,有些人不管不顧、唯利是圖,不惜破壞公共規則,致使很多該正常辦的事,卻要靠拉關系、走后門去辦,甚至常常“公事私辦”“私事公辦”。在這種情況下,規則、制度就成了擺設。人人嘴上說的是一套,做起來卻是另一套,少數人“小動作”不斷,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致使潛規則盛行。長此以往,將造成社會道德誠信生態的惡化,最終導致“人人都是加害者,人人又都是受害者”,誰也無法獨善其身。
??? 一般群眾如此,黨員干部也不例外。現實中,個別黨員干部因“不守規矩”,最終導致害人又害己。如報載,江蘇贛榆縣柘汪鎮響石村500多戶失地農戶的國家糧食直補款等,被鎮上擅自截留。該鎮干部不守規矩,無視國家明文規定,知法犯法,既傷了廣大村民的心,也給黨和政府抹了黑,自身也難免受嚴處。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遵規守紀,是一個國家公民最起碼的道德素質。法律、規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黨員干部,還是一般群眾,都要遵規守紀。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更要帶頭“守規矩”——摒棄潛規則,不搞“小動作”,時時處處嚴以律己、奉公守法,一級做給一級看。如此,通過“上行下效”,最終帶動全社會風清氣正、文明誠信。
□孫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