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4月27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市委書記吳翠云在談到某些工作進度緩慢、少數干部工作主動性不強時,告誡與會人員:如果工作做不好,就對不起老百姓、對不起組織。市領導的話,振聾發聵、發人深思。建設幸福德州,實現跨越趕超,需要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全力以赴、加倍努力干好工作。這樣,“三年翻番、五年翻兩番”的目標才能順利實現,廣大百姓才能真正得到實惠。因主觀不努力造成工作不力者,應該心感愧疚。
??? 古人講: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講的就是為官者要盡職盡責,干不好不如賣紅薯有意義。它強調的,也是為官者的責任感、使命感。現如今,領導干部的主要職責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為了地區發展、百姓幸福干好工作,是領導干部天經地義的事。從這個意義上講,工作不力就是失職。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點工作,都是立足德州實際、綜合各方因素作出的決定,事關全市長遠發展和百姓福祉。如若在重點工作上失職,就是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失職。一個普通人失職,影響的只是他的個人和家庭;而一個領導干部失職,影響的卻是一個部門、一個行業甚至一個地區。因失職而阻礙、影響地區發展進度和群眾利益,過錯不小。犯了過錯的領導干部,應該愧對百姓、愧對組織。
??? 為人講人品,為官講官德。在工作中為人民用好權當然是官德的表現,而在個人修養上有高境界也是官德不可或缺的因素。做出成績時不驕不躁固然可貴,發展阻滯時自我反省更顯難得。一個領導干部,要善于明辨是非,不能囿于“井底”自以為是;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能強調客觀因素一推六二五;要始終心懷感恩,不能妄自尊大淡漠廉恥。做事不符合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達不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就應該承認差距、主動認錯、反思整改。可以說,時常檢討自己的不足,時常心感對百姓、對組織的愧疚,是一個領導干部不斷奮勇向前的精神鞭策和持久動力。
??? 我們崇尚“知恥而后勇”。明白自己的不足,落后時感到“臉上掛不住”,然后奮起直追、后來居上,才是英雄所為。希望工作不力的黨員干部提升境界、抖擻精神、攻堅克難,齊心協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發展,早日實現570萬人民的幸福夢。□本報評論員 杜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