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飯店打工的女服務員對記者采訪她如何看待 “勞動最光榮”時只能苦笑:勞動最光榮,勞動者也最苦啊!像我們這些臨時工,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每月工資只有1200塊錢,哪里能體會到光榮?——據5月1日新華網
??? 女服務員的回答,盡管只是“一家之言”,但她的個體感受卻為人們審視“勞動最光榮”這一傳統理念提供了全新角度。
??? 在計劃經濟時代,“勞動最光榮”在社會上有著廣泛的認知度和認可度。然而進入市場經濟時代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包括經濟體制轉型還沒有到位,在一部分勞動者身上卻出現了勞動與報酬嚴重背離這一不太正常現象,突出表現為初次分配中勞動者收入過低,而二次分配又處于碎片化的滯后狀態。女服務員一句“哪里能體會到光榮”,道出的正是這一勞動者群體對取得合理報酬的強烈訴求。
??? 讓勞動光榮不再成為一句口號,關鍵是要讓勞動者勞有所得,取得合理的報酬,并且將每一個不同的社會群體、每一個社會成員之間收入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做到這一點,就要抓住兩個根本性的環節,一是公共財政中的勞動報酬,中央政府要切實管控好,絕不能讓強勢群體和既得利益者隨意拿捏、切割;非公企業的勞動報酬,政府及工會組織要加以引導并作必要的規范,盡最大可能保障勞動者的經濟利益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只有全體社會成員的勞動成為體面的勞動,勞動者的光榮感就會油然而生。
□范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