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公安部公布了“江蘇無錫以狐貍肉、鼠肉冒充羊肉案”等10起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例。(5月3日人民網)
??? 公安部披露的10起肉制品犯罪案件,觸目驚心。案件具有這樣一些共同點:一是涉案偽劣肉制品數量多,動輒上萬斤、幾十噸;涉案金額大,動輒數百萬、上千萬元;二是參與犯罪人員多,從收購、加工,到訂貨、配送,儼然“地下產業一條龍”;三是犯罪分子心之黑、之無良,令人不寒而栗,無論是收購加工病死禽畜,還是添加胭脂紅、硝鹽等制作“毒雞爪”,以及將農藥毒死的羊用于烤肉串,都令人毛骨悚然;四是加工環境惡劣,這些肉類多在地點隱蔽的黑作坊加工,加工場所污水橫流、惡臭不堪,骯臟程度令人作嘔;五是對人體健康危害巨大。
??? 公安部披露的案件,給人們敲響了警鐘。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是大問題,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不可等閑視之。
??? 對于非法經營肉制品問題,各級都要高度重視,要對于預防、打擊此類不法犯罪作出周密部署、科學安排。特別是工商、食品檢驗、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更應對此高度警惕。要加大肉制品市場的檢查監管力度,嚴格按食品監管的相關制度、流程辦事,通過嚴格執法,堵塞假冒偽劣肉制品的流通渠道;對來源不明、非法宰殺販賣肉制品的行為,要追根溯源,順藤摸瓜,一查到底,務求犁庭掃穴、斬草除根;要設立舉報箱,發動全社會力量監督檢舉,人人喊打,讓此類犯罪無處藏身;要深入總結犯罪行為規律,對鄉村接合部、廢棄作坊等隱蔽場所明察暗訪,堅決清除一切死角;要加大宣傳力度,教育群眾增強法律意識、提高社會公德,嚴防病死、中毒禽畜尸體落入不法分子手中;要普及肉類食品衛生安全科普知識,使人們學會辨識有害肉制品;工商、公安等執法部門,要對此類犯罪從嚴打擊,通過大張旗鼓地重罰嚴懲不法分子,震懾犯罪,以儆效尤。
??? 總之,對待肉制品犯罪,絕不能心慈手軟、縱容姑息。要站到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對犯罪行為重拳打擊、除惡務盡,真正還人民群眾一個安全、放心的購物消費環境。
??? □本報評論員 孫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