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專家學者多次呼吁將農歷四月初二設為中華母親節。 5月9日,中華母親節推進會在北京地壇公園舉行,200余人在推進會現場共同呼吁設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母親節。(5月10日《中國婦女報》)
??? 專家學者的建議,體現了維護中華文化主體性、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的寓意。但換個角度看,不管是西方母親節還是中華母親節,不管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盡管文化傳統不同,但是感恩母愛、孝敬母親之心是一樣的。母親悉心愛護、培育下一代的拳拳之愛也是相通的。人類的愛心從母愛、愛母開始,母親節是全人類的需要,沒有國界之分。
??? 如今,我們與其排斥西方母親節,呼喚中華母親節,還不如挖掘母親節的文化內涵。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成人,弘揚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子女了解母親為自己成長所付出的艱辛,理解母親對自己的滿腔期待,學會感恩長輩、關愛他人,精心撫育下一代,才是母親節的文化精髓。
??? 其實,不管有沒有母親節,不管是西方的,還是中華民族設立的,發自內心孝敬關愛母親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與其熱熱鬧鬧呼喚中華母親節,在一年的某一天高調給母親過節日、送鮮花、送禮物,還不如細水長流,常回家看看,照顧好老人的飲食起居,關心老人身體健康與心理快樂,尊重老人安度晚年的權利。我們要在感念母愛的同時,感悟母親品質,更好地培養下一代,讓老少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 □劉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