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媒體報道,福建廈門快速公交BRT的一場大火奪去了47條生命后,全國很多地方公共交通安檢升級,正在變得更嚴格。
??? “亡羊補牢”的安全意識值得肯定,但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不只發生在車上,可能誘發危險的因子,也許隱藏在商場、超市、飯店、公園等其他公共場所。我們顯然不可能在每一個地方都進行安檢,更何況,犯罪分子在暗處,即使實行了安檢,也不一定能夠完全防范。對于普通公共場所的安全來講,還得靠平時從多方面系統地進行防范。
??? 首先,從源頭消除不穩定因素。以廈門案為例,陳水總用極端的形式報復社會、傷害無辜當然罪無可恕,但應該注意到,他在犯罪之前就已經表現異常。如果相關部門在其求助過程中能夠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有困難進行適當幫助,很可能就不會有后面的事情發生。其次,應該完善公共場所的逃生措施。比如在這一案件中,車輛就存在 “安全錘砸不開玻璃”、 “車門、車窗的設計不利于逃生”、 “車內缺乏必要的自動報警及滅火設施”等諸多問題。再者,乘客也要增加安全意識。事件發生前,很多人聞到了汽油味,但都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隨后的逃生過程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無序性。
??? 在很多事故中,其實都存在同樣的問題。公共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既要關注 “點”,更須重視 “面”。只有在全社會拉起一張橫到邊、縱到底的公共安全防范大網,確保在每一個環節化解風險,才能減少類似事件的發生,從而將社會損失降到最低點。□劉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