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7日,樂陵市朱集鎮一老人不慎落入機井中,幸被消防員救出。近期,全國各地接連發生類似的機井“吃人”事件,導致多名群眾傷亡。有關部門應給予重視,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此類事故多發勢頭。
??? 德州是缺水地區,用于灌溉的機井密布田野。據了解,我市機井保有量在12萬眼左右,這些機井大約以每年10%的速度淘汰更新。一些機井報廢之后,沒有人及時進行回填、封堵,以致成為潛在的“奪命陷阱”,隨時威脅著群眾的安全。特別是到了夏季,農業生產任務繁重,下地勞動的群眾人數、次數均增多,出現危險的幾率也隨之增大。據消防部門統計,70%—80%的落井者被救出后死亡。除了人為的疏忽大意,有井無蓋、周邊沒有警示標志,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這一細節,透露出機井管理不到位的弊端。假如責任方多為群眾安全想一步,把安全措施完善一下,那肯定會大大減少事故發生幾率。再者,機井“吃人”事件,經常作為突發社會新聞在電視上直播,記者就多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有關負責人和鄉鎮、村干部也應該會看到。我們一方面在為消防人員搶救群眾的精神感動,另一方面也會不停地追問:為什么一再發生這樣的悲劇?為什么就沒人重視防范工作?管好機井就這么難嗎?
??? 歸根到底,農村機井“吃人”多發,還是部分基層干部安全意識淡薄、責任心不強的問題。基層干部,應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心頭,時刻繃緊安全弦,處處為群眾安危著想,絕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督促責任方在建好井的同時管好井,落實好安全責任。同時,要在安全防范方面加大投入,給農村機井“穿”上安全外衣,并對轄區的所有機井進行定期巡察、監管,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避免機井“吃人”悲劇的一再發生。
??? □杜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