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游人如織的頤和園當眾小便,雖被圍觀、提醒,也不為所動。撒自己的尿,讓別人去拍吧。這種理直氣壯的不文明,對有底線的人來說,真是個難題。
??? 心中沒有羞恥感,做再丟臉的事也沒有心理障礙。即使網絡上那些激烈的批評、辛辣的嘲諷,傳到這些“頤和園隨地小便”游客的耳里,或許也刺痛不了他們。
??? 有人搬出國務院頒布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按規定,隨地便溺的,市容管理部門可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采取補救措施,并可處以警告罰款。可是按各城市的規定,罰款不過幾十元,估計難以起到警示效果。更重要的是,隨地便溺的行為,隨機性太強,今天尿頤和園,明天尿圓明園,若要靠執法來禁止,不知要增加多少執法人員。
??? 更何況,公序良俗的養成,不一定就要靠執法、處罰。社會自身應該有糾偏的力量。如何喚起人們在陌生人社會的羞恥感,也指向當下許多社會文明問題的病根。
??? 當一個人放棄文明的底線,他可以收獲“處處皆廁所”的便利,遭受的懲罰卻輕微而罕至,但他也同時放棄了做人的尊嚴。羞恥心與隨意 “方便”,孰輕孰重,有些人真該好好掂量掂量了。
□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