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政教育月開始后,記者聞聽德州市財政局負責同志用一個故事來闡述廉政工作:先秦名醫扁鵲和魏文王談起自己弟兄仨誰醫術最高: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扁鵲是最差的一個。
??? 原來,扁鵲的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就下藥鏟除病根,其醫術難以被人認可,沒有名氣;二哥治病,在病初起之時就能藥到病除,人們認為他只是治小病很靈;扁鵲治病,是在病情危重之時,用猛藥、動大手術,使重病人得到醫治,反而能名聞天下。市財政局借這個故事闡明一個道理:廉政建設事后懲治固然重要,事先防控更為根本。
??? 治“未病”雖然場面不震撼、效果不轟動,但醫生和被救者都代價小、成本低;治重病即使有效,其代價也大、痛苦也重。亡羊補牢補得再好,也不如牢堅羊安、從不丟失。反腐建廉,需要懲防并舉,尤其要重視事先防控,加強教育、常打思想的防疫針;完善制度、建好制約權力的鐵籠子;加強監督、營造預防傳染的小環境。各級組織,寧可少一些事后鐵腕懲腐的案例,也要多做一些事先有效教育、嚴密防范的“無名”工作;寧可日常得罪人、多聽罵聲,也要減少事后看慘重損失、聽鐵窗懺悔的機會。
??? 治“未病”,要善于望聞問切。要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實情,把準黨員干部思想、作風上潛在的、苗頭性的問題,尤其要瞄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這四大流行病、常見病,或早加預防,或針石并用,減少“感冒者”,治好初患者,防止已患者病情惡化。
??? 治“未病”,要重視潛在患者。假如說某些權力部門、重要崗位的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易受腐蝕、廉政風險高,是腐敗的易感人群,需要經常“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那么,其他黨員干部可以稱作潛在患者,也需要警鐘長鳴。中央部署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點對象雖是縣處級以上干部,但范圍是全黨,所有黨員干部都有責任義務積極參加。易感人群雖然風險高,但免疫力也容易激活,從這個意義上,潛在患者更需要經常接受思想、紀律、作風方面的鍛煉,勤于洗澡、及時治病。
??? 魏文王與扁鵲談治病,旨在探討治國之道。重視治“未病”、治初病,不僅是醫道、反腐之道,也是各項事業,比如安全生產的管理之道:事先防控勝于事后補救,應急得力不如日常功深。
??? 劉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