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人民大會堂作報告稱,全國4萬個鄉鎮、近60萬個行政村大部分沒有環保基礎設施,每年產生生活污水90多億噸,生活垃圾2.8億噸,不少地方還處于“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狀態。
(7月10日《京華時報》)
??? 建設美麗中國與生態文明,農村是不可缺失的重要陣地。農村環保問題忽視已久,“短板”應該補齊了。
??? 農村垃圾污水沒有得到科學處理,有多重因素。一則源于農村生活積習,由于生活條件簡陋,廣大農村垃圾隨意倒、污水任意流,大部分農民頭腦中沒有環保概念。二則,目前廣大農民生活水平依然不高,對環保要求不高。三是政府對農村環保問題存在疏忽,經費投入不夠,有些地方甚至沒有投入。
??? “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將使美麗鄉村這塊城市“后花園”黯然失色。假如這種現狀長期得不到治理、扭轉,廣袤的農村生態環境必然遭受破壞,也必然給農村人口帶來健康威脅。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后花園”不保,城市環境豈能“風景這邊獨好”?現在,每到節假日,市民都喜歡往鄉下跑,呼吸新鮮空氣,品嘗無污染的農家菜。假若鄉村環境持續惡化,那時大家哪里去找“世外桃源”?
??? 補齊農村環保短板,須對癥下藥。首先,政府應重視農村環保投入,要設立環保專項資金,分期分批投向農村,逐步建立完善農村垃圾與污水處理基礎設施,解決鄉村垃圾集中轉運和處理所需費用;其次,全面開展環保宣傳教育,增強農民環保意識,促使農民群眾改變生活陋習;再次,要從農業反哺、擴大就業、技能培訓、提高收入諸方面多管齊下,持續提高農民收入,以“倉稟實”促其“知禮節”。
??? □涂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