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馮小剛在接下馬年春晚總導演的重擔后,已與趙本山取得聯系,甚至有意邀請趙本山擔任語言類節目導演。
——據7月10日新華網
從導演組的人員定位來看,馬年春晚或將走人氣路線。該戰略與電影不同的是,電影中超強的明星陣容總會帶動第一日的上座率,余下的票房率則要靠電影內容爭拼,而對于春晚而言,它僅僅只需第一日的“上座率”。
趙本山的重出江湖將是今年春晚的又一大噱頭,畢竟去年一部分觀眾拒看春晚的原因很簡單:沒有趙本山。然而,人們對春晚的評價年復一年,總是逃不過一句“沒有新意”。
一臺晚會的創新概念并非由一個個節目的機械堆造,而是取決于導演組的整體理念,一套有個性魅力的方案必將會使晚會通體充滿潛在的張力。反而言之,若將重心從設計理念移向華麗的包裝,那則只是在為晚會打造一副美麗的皮囊,雖充滿著“人氣”,但經不起開場后觀眾們輕輕的“一戳”。
馬年晚會是否能填充進金石般的內容,下定論為時尚早。但起碼我們看到了春晚節目組邁向改變的第一步,希望今年春晚會給我們帶來那種期盼已久的、能夠撫慰一年心情的療效,而不是平淡聊聊后的一笑而過。
□王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