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干部多“墩墩苗”沒什么壞處,把基礎搞扎實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 稍懂些農業常識的人都知道,墩苗就是盡量讓農作物的根系向土壤深處生長,使根系更加發達,保證作物健康成長。總書記告誡黨員干部要多“墩墩苗”,其實就是要求多在普通崗位上接地氣,在處理各類難事、急事、大事、復雜事中磨練自己、增長才干。這樣,對于今后成長更有利。
??? 有一種竹子,生長的最初5年沒什么變化,到第6年的時候開始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瘋長,一直長到30米。最初的5年,它是在積蓄能量,根系一直往下長,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自己需要的營養和水。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前期基礎越牢越扎實,后期成長越快。
??? 當前,有的干部急于成長進步,甚至希望“火箭式”上升,這種心態并不正常。從大環境講,少數地方過分追求干部年輕化,人為導致干部急于進臺階“搶位子”。從個人角度講,心浮氣躁、蜻蜓點水,不利于長遠發展。積極追求進步可以理解,但是,板凳沒坐熱,就想著提拔,能安心干好工作嗎?不能否認,有的年輕干部進步很快,在各個崗位都成績顯著,但因過于求快摔跟頭的也不少。因此,黨員干部一定要擺正心態,無論哪個崗位,都是為人民服務,至于升遷快慢,應順其自然。 《菜根譚》中說:“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憂,可以消躁之念。 ”從中我們能悟出很多道理。退一步講,就是一生都在基層崗位上,一輩子扎扎實實,那何嘗不是一種成功人生呢?
??? 當前,正值我市跨越趕超的關鍵時期,需要廣大干部安心工作、苦干實干。少考慮個人進步升遷,多放點心思在干事創業上,才是正確的選擇。歷史和人民是公正的,為了人民群眾利益而付出,最終都不會被抹殺。況且,經過基層的多年鍛煉,成就了許多“大器晚成”的干部。多“墩墩苗”,于公于私都不是一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