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顯示,今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2億人,老齡化水平為14.8%,兩年后將達到16%,超過國際公認的10%的水準。從數字可以看出,中國在邁入嚴重的老齡化社會的同時,也擁有全球最大的養老市場。相對強勁增長、規模龐大的養老需求而言,養老產業則是明顯的 “短板”,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 針對這一情況,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一系列部署,通過多項措施、多種渠道滿足社會對養老服務的巨大需求,既可以應對日益加劇的老齡化問題,也能夠推動 “銀發經濟”的發展,啟動新的消費增長點。這是一個重大的“淘金”機遇。近幾年,面對每年超萬億的消費需求,各路資本紛紛跟進,與養老相關的地產、醫療、保健、教育、旅游等產業頗受青睞,發展很快。但總體來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還是滯后于需求,結構失衡、供需錯位、市場運作不規范等問題迫切需要解決。
??? 把服務億萬老年人的“夕陽紅”事業打造成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政府無法大包大攬,社會力量要唱“主角”。從發達國家發展養老服務的經驗看,最重要的還在于明確政府與市場的定位。政府的責任在于設計規劃,從立法和制度層面加強監督,從稅收和融資層面加強引導,讓潛力巨大的“銀發市場”有規可循,才能鼓勵更多社會力量投入養老服務業,辦好這一助經濟增長、惠民生幸福、利社會和諧的好事。□齊東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