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人、引導人是宣傳思想工作的基本職責,讓人民認同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離不開持續不斷、卓有成效的教育引導。而以服務贏信任、寓教育于服務,無疑是科學的途徑,也是樹立“大宣傳”理念的應有之義。
??? 黨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統一的。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化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必須在出發點上堅持以民為本,工作中服務人民。人民利益維護好了、實現好了,說話才會有更多的人信,勸導才會有更多的人聽,號召才會有更多的人響應。長征時,敵人造謠說紅軍燒殺搶掠,許多百姓信以為真,但紅軍在逃亡的人家取糧時留下欠條或留下銀元,路過少數民族地區時嚴守黨的民族政策,秋毫無犯,贏得了民心;抗戰時期,百姓踴躍支前,不僅因為他們深明民族大義,更因為他們從八路軍每到一地就給房東挑水、掃地、收莊稼等細節中,感受到這才是自己的軍隊。
??? 當前,人們思想觀念多樣性、主動性、選擇性增強,凝聚社會共識的難度加大,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要重視寓宣傳于服務。大道理要講,理論灌輸不松懈,但更要注意在為民辦實事中贏民心,在解決問題中聚民心。毛澤東同志講的道理仍值得我們牢記:“要得到群眾的擁護嗎?……就得關心群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的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 ”一次公正的判決,就是一堂有效的法治課;一次解決問題的接訪,就是一次社會和諧的教育;一次程序嚴密、組織得力的基層選舉,就是一堂生動的民主教育課,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去講理論、講規范、講理想,人們才更聽得進、真相信、真擁護。
??? 所有的工作,從終極意義上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做好工作就是一種宣傳,就是對人心的爭取。做好了,說的時候才能打動人。服務好了,教育才能事半功倍。人民性落實好了,黨性也就得到實實在在的堅持。
??? 劉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