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社會撫養費成為輿論熱點。日前國家審計署官網發文稱,對社會撫養費的關注度不夠,近年未組織過全面審計,也未能全面掌握這些資金的底數以及政策落實情況。這一消息,多少讓公眾心里咯噔一下。
??? 所謂社會撫養費,通俗地說就是超生罰款,屬于行政事業性收費,征收繳納方式由各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具有相當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從實施層面來看,《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已經施行10多年了,發揮了不少社會效益。然而,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政策執行了這么久,卻未能向公眾提供一本“明白賬”,收支、使用等信息始終云里霧中。
??? 從各方信息初步判斷,每年全國社會撫養費的征收規模至少上百億元,十多年累積,數量更是驚人。根據以往經驗教訓,對數額巨大、使用相對靈活的資金,只有把緊閘門、嚴格管理、透明運行,才能確保用得規矩、用在刀刃上。否則,誤用、亂用的風險就會加大,甚至成為少數人嘴里的肥肉。
??? 這樣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如果翻查近年來的相關報道,更會發現,社會撫養費在一些地方亂象叢生,政策彈性過大、管理粗糙、用錢隨意、監管缺失等問題不時發生,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罰款經濟”,哪里違法生育的人口越多,哪里的干部就拿得多、過得滋潤。對這類把公共資金變成部門和個人私利的現象,亟須進行治理整頓。
??? 面對問題和質疑,更需要向公眾交出“明白賬”。資金去向具體是哪些?收支兩條線是不是嚴格落實了?這些資金在各地到底是如何征收、使用、管理的?只有對諸如此類的問題給出明確而詳細的答案,才能解開公眾心中的問號。
??? 據9月5日《京華時報》,作者:陸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