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生活會不等同于一般的工作座談會,而是單位內部交流意見、統一思想、增進團結的重要會議。但在有些地方,民主生活會卻開成了“請功會”,并形成了特定“套路”:匯報成績,分析困難,談談計劃,對于思想和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則是一筆帶過,對于批評和自我批評更是諱莫如深。用群眾的話講,“成績是顯著的,困難是客觀的,整改是積極的,形勢是大好的,批評是少有的”。
??? 成績談的多,批評談的少,民主生活會就 “變了味”,就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批評和自我批評本是民主生活會的“靈魂”,在有些地方卻“銹跡斑斑”,對上級放 “禮炮”,對同級放 “啞炮”,對自己放“空炮”,就像雞毛撣子打屁股不痛不癢,對問題觸及不深、觸及不到。更有甚者,明明看到某些同志存在原則性問題,但礙于情面、怕得罪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其由小錯誤發展成大錯誤,最終導致其走向墮落甚至是違法犯罪的危險深淵。
??? 多談批評,首先要把自己擺進去,深刻地開展自我批評。打消怕丟面子、怕惹麻煩的顧慮,認真查擺自身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問題根源。拿出“壯士斷腕”和“向我開炮”的勇氣,這樣才能觸及靈魂,將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洗干凈。如果瞻前顧后、畏首畏尾,查擺問題對人不對己、避重而就輕,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會留下“后遺癥”。
??? 多談批評,還要大家互相批評?;ハ嗯u重在“和而不同”。大原則是“和”,即和諧、和睦,將批評建立在坦誠相待、增進共識、共同進步的基礎上,決不能拍桌子瞪眼。對于一些尖銳的問題,應該注意方式方法,可以通過會前談心達成共識,會上再將達成的共識交流一下,這樣既可以指出問題,又不會影響團結。在“和”的基礎上要敢于堅持“不同”,可以是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意見,不搞大而化之的泛泛之談,更不能走“千人一面”的形式主義。要出于公心、開誠布公,不掩蓋問題、不回避矛盾,誠懇地指出對方存在的問題,讓其 “紅紅臉、出出汗”,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危害性,感到問題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從而更加徹底地“排排毒”。
□平原 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