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23日下午宣布,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已印發《關于油品質量升級價格政策有關意見的通知》。根據規定,7成油品升級成本將由消費者承擔。
——9月24日《新京報》
不可否認,油品升級,最終受惠的確實是消費者,不僅減少汽車損耗,有利于汽車保養,而且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減少霧霾侵襲。因此,油品升級,讓消費者承擔一定的成本并非不可以,消費者也能接受和理解油品升級帶來的油價上漲。
但是,不能由此就讓消費者當冤大頭,消費者承擔油品升級的主要成本,實行“三七開”,也應當讓消費者心服口服,讓消費者能接受、能理解、能說話。
從目前官方公布的理由來看,確定消費者承擔7成油品升級成本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發改委根據在幾家煉油廠的一份調查結果確定而來,而不是根據油價成本和油品升級的實際需要成本確定,這顯然難以服眾。相反,油價的組成部分至今沒有詳細公布,油品由開采到最終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成本至今沒有公布明細賬,就連這一次油品質量升級需要的實際成本也沒有對外公布,消費者完全不了解油品價格和成本狀況,一切只能憑借發改委和“三桶油”說了算。
因此,油品升級不只是要加快步伐,更重要的是公開明細賬,從而清晰、科學、合理的分配、分攤油品升級成本。只有公開了成本,才能讓消費者接受自己承擔的7成成本,才能認可油價上漲的合理性。說白了,油品升級成本“三七開”必須給個理由先。
□張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