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年前,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走進梁孫莊看望雙目失明的梁大娘。老人摸著焦裕祿的手問:“你是誰呀?大雪天來干啥? ”焦裕祿在老人耳邊說:“我是您兒子,毛主席叫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 ”從這動人一幕,聯想到在全黨自上而下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走群眾路線,把群眾放心上,極具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現實意義。
??? 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這片土地”。這是心有群眾的典范,就好比巨人安泰腳下的土地,人民群眾是我們黨須臾不可離開的力量源泉。把群眾放心上,才能心系群眾、情牽人民,親民、愛民、為民,就能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愛戴。戰爭年代,老百姓用小車推著革命,推出了新中國,具體而又生動地回答了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這一中國革命的根本問題。
???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路線,“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聯系”,是十八大對新形勢下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把群眾放在心上,是我黨多年以來一直堅持的路線方針之一,也是我黨從弱到強的力量保證和勝利源泉。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脫離群眾,都要恪守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要始終相信群眾、堅定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
??? 然而,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違背黨的宗旨、損害黨的形象、影響黨群關系。個別黨員領導干部不想也不愿降低“身份”,習慣于“高高在上”,心中沒有群眾,工作不問群眾,感情疏遠群眾,有的甚至在群眾面前派頭十足,拉得下臉、彎不下腰,相互間筑起了“無形高墻”。難怪群眾說他們是“官大了、人胖了,大爺大娘全忘了”。
??? 把群眾放心上,服務人民、贏得民心,就必須俯下身子、放下架子、邁開步子,到群眾中去,做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暖心人,聽群眾心聲,察群眾疾苦,辦群眾難事。黨員干部應多“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來一次認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是“做老爺”,還是“當公仆”?是當“先生”,還是做“學生”?身上是染“煙酒氣”,還是該“泥土味”?通過對照、反思、自省和批評等教育實踐,找準問題,把握方向,始終牢記出發點,切實擺正同群眾的關系,密切同群眾的聯系。
??? 脫離群眾樹斷根,聯系群眾魚得水。我們相信,深入、扎實、有效地開展自上而下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群眾放心上,必將縈繞、銘刻于每一位黨員領導干部的心頭。黨的事業,也必將因此而興旺發達,充滿活力,一片生機!
???? □市直 岳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