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江先生反映,他兒子和另兩個小朋友在樓下玩耍,看見一老人摔倒便上前去扶,不料老人起身后卻賴上了家長。近日,老人痊愈后甚至住到了江先生家中,要求賠償醫藥費。
——11月21日《華西都市報》
又是一起老人摔倒訛人的事件,又一次刺痛著公眾的神經。這一事件再次考驗著公眾對 “老人摔倒了扶還是不扶”的道德抉擇,也再次傷害了孩子天真善良的心靈。
據多位現場目擊者稱:老太是自己倒下去的;當時同行的還有另一老太,在她倒下后迅速離開。而媒體電話采訪摔倒老太的兒媳更是爆出驚人內幕:老太是“自己在家里洗澡的時候摔倒的”。在如上有利的證人和確鑿的證據面前,本可以還原事情真相、還三個孩子以清白,卻沒想到當地司法所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當起了“和事佬”,建議2萬元治療費用中,3名孩子的家長各承擔2500元。
司法所的調解多少有點事非不分、濫做好人之嫌。正如孩子的家長所說,“該給的錢我們一分都不少,不該給的錢一分都不給”。這件事情不是一個講求人道的問題,而是一個一定要分清是非曲直的問題。如果就這樣不清不楚下去,家長掏了不該掏的錢,小孩身上也將留下一個難以辯白的污點,而公眾的道德良知也將再一次受到考驗。
當地司法所充當“和事佬”做法實在要不得,希望司法所能最終還事件于真相,還三個孩子以清白,更給公眾“扶摔倒老人”多一點信心。
□王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