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紀委下發通知,嚴禁元旦、春節用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煙酒、食品等年貨節禮。對此,反腐理論研究專家黃葦町近日做客新華網時稱,領導干部受賄30%在春節期間。(11月25日《北京晨報》)
??? 把春節收禮說成是感情往來,只是腐敗分子自欺欺人的狡辯而已。是民俗還是受賄,區別起來并不困難:行賄者利用春節給予官員年貨節禮,是基于官員的特定職責權限,憑此與其長期保持良好的關系,謀求經濟利益,雙方職責權限的具體性和特定性決定了請托事項的具體性和特定性。行賄受賄雙方對此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只要雙方的經濟往來超出了基于一般人際關系的禮尚往來范疇,具有了權錢交易的特征,就是行賄、受賄。
??? 在人們的印象中,每到逢年過節,各地都要發出類似節日反腐通知,但這樣的三令五申對于大多數腐敗分子而言似乎只是“春風過驢耳”罷了。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這深刻反映了我們黨對反腐敗斗爭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決心。近段時間以來,中央在反腐敗的問題上堅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各省區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4839起,處理16699人,給予黨政紀處分3721人。我們相信,只要堅持原則、較真碰硬,這種冠以禮尚往來之名的腐敗也必將得到有效的遏制。
??? 當然,在依法嚴厲打擊的同時,更要注重從源頭上加以預防。許多國家都在積極探索限制或禁止公職人員收受禮物的有效做法,目前全球至少有92個國家出臺了禁止違規收禮的法律法規,大都明令禁止“接受可能影響個人判斷力和廉潔的禮品、服務或其他好處”。我國有必要設立類似的制度,明確規定官員不得收受與本人職務有關的禮金,對于官員收受的與本人職務無關的禮金,必須規定最高限額并及時報告,如有違反,就要追究其法律責任。只有這樣,春節才不至于淪為腐敗分子斂財的好日子。 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