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有效的政府治理對下一階段的改革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有效的政府治理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 以公共服務為價值取向。公共服務職能是政府的本質特征。有效的政府治理是以公民為本的公共服務型政府,必須樹立公民意識,明確政府的職能是服務“公民”而非滿足 “顧客”。政府對社會問題和社會需求的 “回應性”方面的改進,加強各類公共服務的提供,是政府治理創新的重頭戲。
??? 以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為目標。政府往往會由于做得太少或做得太多而遭到失敗,我們不需要大政府或者小政府,我們需要一個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的、更好的和更有效的政府。有效的政府治理需要把市場交給市場,把社會交給社會,需要科學合理的政府結構設計,需要科學合理的職能履行,需要科學合理的治理方式和手段,這要求進一步優化政府組織結構,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
??? 以法治為統領。法治是現代政府治理的根基。政府治理創新切入點不管如何多,有一點是根本相通的,就是要在法治的軌道上解決問題,以法治統領社會管理。法治中國的建設是加強和創新政府治理的重要基礎和重要保證,是加強和創新政府治理的重要途徑。有效的政府治理要貫穿法治這條紅線,在完善治理法律體系上下功夫,堅持依法治理,加強法治保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
??? 以官民協同的社會化治理為手段。構建社會治理的新框架,賦權給社會個體和社會組織,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是目前政府治理創新的重點。社會化治理既是提高政府社會管理能力的過程,也是個體社會責任增強的過程。政府仍是社會管理的主導力量,公共服務的主要供給者。不是過多地把政府的事情交給社會去辦,而是要確保黨委和政府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到位。即使政府把自己的許多公共服務交給社會機構或私營企業去辦時,移交的是服務項目的提供,而不是把公共責任交出去。
??? 以低成本為原則。廉潔高效的低成本政府是樹立政府形象的核心性標志。盡管許多情況下政府履行某種職能所帶來的收益和花費的相關成本無法量化,更難直接掛鉤,這是政府成本區別于企業成本的一個重要方面。但這一特征不能成為我們不講政府成本的理由。對政府成本進行核算作為一條基本原則是必須堅持的。有效的政府治理要強化考察領導決策和政府行為的政治成本、經濟成本和環境成本,克服勞民傷財 “負債政績” “形象政績”,克服短期行為。
??? 以現代管理技術為工具。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對政府流程進行清理、簡化及整合并不斷地改進優化,進一步提高政府治理的技術化、專業化和效能化,是現代政府治理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包括對已有系統服務的深入整合;實現業務的跨部門協同;克服條塊分割、部分分隔、加快實現互聯治理;提高信息資源共享的水平;調整政府組織體系,對一些重大綜合應用項目職能重構。□朱兆香
(作者系德州市委黨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