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向記者爆料稱,河北保定安國每家每戶收取100元空氣污染費,綁定暖氣費一起收。
——11月26日《燕趙都市報》
雖然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直接讓百姓出錢買單似乎并不妥當。按著“誰污染誰買單”的常識與慣例,環境污染收費,壓根兒就輪不到百姓頭上。一方面,百姓雖然也可能污染了環境,如烹飪、開車等,但百姓個人的污染量,其實還是很小的,污染的大頭,永遠是一些企業的違規生產、超量排污,這點誰也無法否認;另一方面,中央財政的資金已經安排,據悉,10月份中央財政安排50億元資金,用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具體包括京津冀內蒙古晉魯6個省份)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重點向治理任務重的河北省傾斜。保定安國向百姓收污染費,便顯得有點“趁污染打劫”的意思。
眾所皆知,在權威機構發布的國內污染最重城市里面,十大污染城市河北占了7個,而保定正好是其中一個。要收費、要埋單,應去找污染企業,而不是拿百姓開刀。
事實上,對于環境污染,不少專家都曾提出過不少意見,如處罰“按日計罰”、完善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完善環保公益訴訟,遺憾的是,盡管這些意見早已達成共識,但推進依然緩慢。不難理解,這背后的利益阻撓有多大!在治理環境污染一事上,我們的確很需要進行 “突破利益固化”的改革,唯有如此,藍天白云才不會成為奢侈品,讓百姓買單這樣的鬧劇才會終結。
□龍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