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做出了部署,乘勢而上,做好縣域金融工作、助推經濟倍增是一項重要任務。
??? 配合監管體制、貫徹金融政策、保障金融秩序。我國現行金融管理監督的框架核心是“一行三會制”,實施中央垂管,央行負責金融貨幣政策的宏觀管理,“三會”分別負責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微觀層面的管理監督。此外,省、市級金融工作辦公室作為補充,負責部分“一行三會”未覆蓋的領域,如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的審批與監管。凡是集中統一的普遍性監管制度就必須與具體的區域經濟特點相結合,必然存在監管漏洞需要地方金融監管的有益補充。積極主動配合協調縣域“一行三會”機構,貫徹中央宏觀政策,做好金融信息監測分析、監管無縫銜接是縣域金融職責的應有之義;同時也要對應省市金融工作辦公室,承擔起對小貸公司、擔保公司的監管職能,維護好本區域的金融秩序和環境。
??? 強化金融支撐、支持縣域企業、促進地方發展。金融的核心職能就是融通資金,滿足企業融資需求,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業已成為現代經濟體系中最重要的服務型產業,地方各級政府都需要借助金融手段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發揮好金融對優化資源配置、拉動經濟增長的保障作用,這是任何其他手段所無法替代的。受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制約,縣域金融的融資功能更加不能滿足本地企業及個人的融資需求,縣級政府有責任在現有金融體制框架內,采取各種措施完善金融組織體系、強化金融支撐、搞好政銀企對接,保障企業融資需求,實現地方經濟跨越發展。
??? 引導民間資本,實現財富增值,服務人民群眾。民間資本主要指人民群眾手中的財富、閑散資金。隨著經濟發展及群眾生活富裕程度的提高,人們手中的富余資金越來越多,銀行利息已不能滿足群眾的理財需求,各級政府,特別是縣級政府有義務幫助引導,讓群眾手中閑置的金錢保值、增值,合理投向,同時避免理財風險的發生;要發揮保險業對經濟和社會的穩定功能;要促進發展普惠式金融,搞好金融業空間布局,方便企業資金結算及群眾生活,讓城鄉老百姓享受到平等優質的金融服務。
??? 推動金融創新、先行先試,加快金融業自身發展。金融業對于地方發展、公共服務中的重大意義不再贅述,金融業本身的貢獻也十分突出,超過電力、煙草行業,稅收占地方全部稅收的10%以上,每畝地的稅收貢獻率十分驚人。縣級政府有責任、有必要,多措并舉,推動創新,先行先試,精心培育壯大本縣域金融業的發展。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都屬創新范疇,縣級政府更多的責任在于摸著石頭過河,推動創新管理彌補現有監管體制的微觀漏洞,推出適合本縣的金融產品,推動金融機構及融資模式創新,加快金融業自身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慶云縣人民政府)□張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