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幸福德州,是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執政為民的根本體現。我們要不斷向著幸福邁進,共建共享幸福家園。
??? 共建共享幸福家園,堅持發展經濟是基礎。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也是不斷提升民生幸福水平的“總開關”。就我市而言,只有讓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把公共財政的蛋糕做大,才能更有實力解決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民生問題。我們要把質量和效益放在優先位置,推進跨越式發展,促進經濟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盡快把德州建設得更加富強,為提高人民幸福指數奠定雄厚的財富基礎。
??? 共建共享幸福家園,堅持民生優先是核心。民生改善直接關系幸福指數的提升,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要讓公共資源更多地向民生傾斜。我們要著力構建充分就業、體面勞動、合理分配、幸福生活的共建共享新格局。把教育作為民生之基,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完善促進就業責任制;把社會保障作為民生之依,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穩步提高保障水平;把各項社會管理和服務措施落實到城鄉每家每戶,尤其要加強對空巢老人、農村留守兒童等社會特殊群體的服務,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們的生存、安全和發展需求。
??? 共建共享幸福家園,堅持共同奮進是關鍵。當前我們要避免一個傾向:只重共享,不重共建。談到幸福,個個都覺得自己是享受者,但如果沒有人去創造,幸福將從何而來?如果大家都等著共享,忽視了共建,就不能從可持續發展中得到實惠。人民群眾共同建設幸福家園,其終極目的在于共同享有幸福;而人民群眾共同享有幸福的現實體驗與理性預期,又必將激發巨大的參與熱情和創造活力,使幸福家園的水平和境界獲得更多上升空間。我們要做到既共建又共享,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要積極發揚“厚德、包容、創新、圖強”的德州精神,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不等、不靠,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