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人民群眾思想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在不斷增強,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復雜多樣,主流與非主流并存,先進與落后交織。利益格局深刻調整,貧富不均、社會不公現象不斷涌現,人民群眾對主流價值觀的認同正在出現分化。各種社會思潮交流碰撞,等級觀念、特權思想、官僚作風等思想沉渣泛起,對人民群眾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造成了很大沖擊,信仰缺失、誠信缺乏、道德缺位的社會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也影響了德州經濟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此今后我市在著力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方面,應做好以下幾點:
教育引導,把核心價值觀轉化為社會群體意識。要在全社會廣泛開展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多種形式把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要求通俗化、大眾化,努力擴大社會認同、形成思想共識。同時要區分層次、突出重點。要注重黨員干部的示范作用,青少年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注重知識分子,特別是各界知名人士的對青少年的引導。
營造輿論氛圍,把核心價值觀貫穿到各類媒體傳播之中。我們要充分認識媒體在核心價值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各級各類媒體認清肩負的責任,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貫穿到日常宣傳報道中,形成有利于弘揚核心價值觀的輿論強勢。
堅持把核心價值觀滲透到精神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之中。我們要著眼于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用多種多樣的文化形式、用高質量高品位的文藝作品,生動形象地表現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要尊重精神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規律,在“融入”和“滲透”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使作品的內容與形式有機結合,防止簡單地喊口號、貼標簽。要把握群眾文化生活的新特點,加強對新的文化品種、文化形式的研究和引導,使之既大眾通俗,又符合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要加強對創作思想的引導,對體現核心價值觀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給予鼓勵,對褻瀆經典、低俗媚俗、肆意惡搞的現象予以抵制,努力形成有利于推進核心價值觀建設的良好文化生態。?(作者系德州市委黨校教授)
□叢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