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fā)布的《2014年中國青少年煙草調(diào)查報告》顯示:940萬初中學生嘗試使用過煙草制品,其中1/3已成為煙草使用者。
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青少年吸煙的主要動因是 “覺得自己長大了”“酷”和“融入同輩小圈子”。吸煙一般被認為是成人的特權(quán)與象征,因此,隨著青春期意識的逐漸增強,為了凸顯自己長大,一些孩子會學著吸煙。
然而,許多青少年對于吸煙的危害并沒有正確認識。這一方面是因為全國戒煙宣傳教育力度還有待加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學校對青少年學生的禁煙教育還很缺位。就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學校并不禁止校內(nèi)吸煙,這產(chǎn)生了對青少年吸煙問題的默許效果。
同時,對于吸煙的學生,學校也往往以自我檢討和批評教育為主,而缺少有針對性的專項教育。如果做好禁煙專項教育,那么就能更有力地預防吸煙。
青少年禁煙,學校責無旁貸。教育部今年年初印發(fā)的 《教育部關于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禁止在中小學、幼兒園內(nèi)吸煙,嚴格限制在高等學校內(nèi)吸煙,加強吸煙有害的宣傳教育,并建立禁煙工作長效機制。
在今天這個新媒體時代,學校應該通過微博和微信,以符合青少年學生身心特點的有效方式,把禁煙教育落到實處。此外,設有心理咨詢室的學校,還應該對學生進行戒煙干預和心理輔導。唯此,學校才能擔當起在青少年禁煙問題上的主角作用。
□胡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