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人們為江西宜春的兩名受傷學生糾結不已:他們是柳艷兵、易政勇,5月31日在公交車上勇斗歹徒,結果受了重傷,不能參加今年的高考。人們在感慨、敬佩之余,還是痛心地惋惜:品質這么好的孩子,卻錯失了高考機會。錯失高考,就得晚上大學一年。據報道,柳艷兵學習優秀,在班里前10名。若參加高考,今年上個好大學沒問題。
??? 可是,全國統一時間的高考,不可能為兩個學生而推遲。中國江西網6月6日發表文章稱,兩位學生決定復讀高三,明年參加高考。這恐怕也是兩個學生的無奈之舉。
??? 就在人們唏噓之際,事情突然有了轉機: 6月7日,國家教育部明確表態,等兩名學生康復后,單獨為他們組織考試。這一消息,猶如酷熱中一陣清涼,讓人們爽到了骨頭里。以人為本、打破常規、順應民意,教育部此舉贏得廣泛贊譽。相信每一位善良、正直、有愛心的人士,都會對教育部的做法伸出大拇指。
??? 當然,單獨為兩個學生組織考試,成本很高。但是,它的社會影響、傳遞的正能量卻無法用成本來衡量。對見義勇為的學生而言,“善有善報”也是一種安慰,將會更堅定他們繼續做好人的信心;對社會公眾而言,政府的開通與創新魄力,會成為鼓舞人心、倡樹正氣的助推器、催化劑。
??? 如果不是教育部表態,人們真的是無計可施。就在6月7日中央新聞聯播報道教育部表態的前一小時,我省齊魯電視臺還為此推出討論話題,讓人們投票表達自己的觀點:一種觀點是保送上大學,另一種觀點是不能破壞高考規矩。結果,贊成保送上大學的人,遠超第二種。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不能讓好學生吃虧,這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盡管有網友說 “兩名見義勇為的高三學生已經在人生的高考中拿到了滿分”,可因為見義勇為而保送上大學,卻真的有點“破壞規矩”。為兩名學生單獨組織高考的高明之處,就在于既照顧了社會情緒,給兩名學生一個高考機會;又兼顧了高考公平原則,沒有“破壞規矩”。
??? 教育部的做法,給其它政府部門帶來很大啟示:在順應民意方面,只要不違背大的原則,完全可以做一些變通。要知道,正能量與正能量相加,將會產生強大的社會推動力!相信很多有識之士,會在學生見義勇為、政府特事特辦的雙重感染之下,為社會進步更加努力地付出。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就會在這一個個變通凝聚起的強大動力下,一步步變成現實。□杜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