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天,瑞士鋼琴家丹·博耶納魯來德州大劇院演出,應該說,這是一場不太成功或者說不太愉快的演奏會。因為現場嘈雜,一些曲目段落觀眾根本聽不清,更談不上細細品味欣賞,間或出現的大分貝異響,讓音樂會出現了非常罕見的一幕:音樂家在演奏中扭過頭來向觀眾席投去不滿的一瞥。
??? 可能對大多數觀眾來說,還不太熟悉這種嚴肅音樂的演出形式,觀看這種沒有噱頭、沒有渲染、不鬧不嗨的演奏會,我們還沒有做好準備。
??? 拜院線制所賜,德州人終于能夠在自己的家門口觀看世界水準以及國內精彩的各種藝術演出了。原來看這些演出得到周邊大城市,舟車勞頓費錢費力不說,不趕上假期也沒時間。因此,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細心呵護這來之不易的觀賞機會。
??? 我們需要尊重藝術,尊重藝術家。藝術表演寄托著我們內心美好、純粹的精神追求,藝術創作與演出凝結了藝術家艱辛的勞動與付出,我們理應尊重舞臺上的每一位表演者。我們需要提前進場,靜坐觀賞,不要頻繁進出和隨意說話,盡量控制咳嗽、打噴嚏等等;我們需要尊重演出禮儀,比如演出結束,大家不要急著退場,應該鼓掌禮贊。這些都是對藝術家起碼的尊重。
??? 我們需要學會約束自己,遵守公共秩序。劇場是公共場所,為了不影響他人,我們要服從現場工作人員管理。喝彩叫好要尊重不同的藝術形式和文化習慣,不宜隨性而為。中國傳統表演藝術,如曲藝、戲曲及各類演唱會等,都習慣于即興喝彩、鼓掌及現場互動;西方戲劇、歌劇、舞劇等通常不在演出時鼓掌、叫好,交響音樂會、鋼琴演奏會等按慣例各樂章之間也不允許鼓掌。
??? 對劇院管理來說,我們也可以借鑒其它一些城市的做法,演出前由工作人員宣講現場禁止拍照、觀賞禮儀等注意事項,方便初次觀看演出的觀眾知曉、遵守。待時機成熟,我們也可按照國際慣例,禁止1.2米以下兒童入場,以便更好地維持現場演出秩序。□柳不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