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陵 高志紅
近日,蘇榮等副國級高官相繼落馬,讓群眾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中央鐵腕治腐,對腐敗分子零容忍,讓群眾看到了希望;憂的是如何完善措施,有效防止干部 “帶病提拔”、“前腐后繼”。筆者以為,干部選拔要切實過好 “群眾關”,從 “入口”管理好黨員干部隊伍。
究其實,這些腐敗官員并非一開始就是腐敗分子,而是當其手中有了權力,欲望失去約束之后,才開始腐化變質的。他們的特點是:唯上不唯下、唯官不唯實,欺下瞞上。但是他們也生活在群眾當中,不管他們的腐敗行為有多隱蔽、手法有多高明,都不會悄無聲息,更不會滴水不漏,他們的任何腐敗行為,都會被群眾最先發現,并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放到明白賬里。
官員 “帶病提拔”一直為群眾所詬病。因此,充分發揮群眾在干部選拔任用中的作用尤為重要,也十分必要。首先,要認真傾聽群眾意見建議,特別是要征求擬提拔干部下級的意見,要到基層單位、車間班組、田間地頭、服務對象、群眾家中征求意見,給群眾創造充分、自由、輕松和不受干擾的表達機會,讓群眾發出真實的聲音。甚至可以委托中介機構,定期對干部進行民意調查,與群眾意見建議相互印證。其次,要正確對待群眾的意見建議,甚至是信訪。由于個別官員的腐敗行為,在當地造成諸多矛盾與問題,讓群眾極為不滿。雖然群眾的意見建議可能偏激、片面,但絕大多數情況還是基本符合事實的,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群眾的意見建議查清查實或落實好。這樣,既甄別了干部,也化解了矛盾,一舉兩得。第三,干部選拔任用要進一步公開透明。要擴大干部選拔任用公示和征求意見范圍,讓各方面群眾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能夠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干部,最大可能減少干部選拔任用中的失誤。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我們應充分運用好馬克思主義這一論斷,指導我們搞好黨員干部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