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標題為《平陽副縣長辭職感言》的文章開始在微博、微信等瘋轉。特別是文中多句話引發人們的感慨,“辭職獲批,可以長長地舒口氣了,吁……這一刻,仿佛云淡風輕……半年多來,這個在內心里翻騰的想法,終于按照自己的設想,一點點地實現了。” 38歲官居副縣長,這位年輕干部的辭官之舉引發熱議。
他從鄉鎮基層做起,曾被公派至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留學,通過2009年溫州市競爭性選拔副縣級領導干部,進入副縣級干部行列。今年38歲的他,在外人看來似乎仕途無限,他卻突然選擇了辭職,并感嘆“云淡風輕”。這一番番強烈對比,的確有些出人意料,或許引用其感言中的“中國式辭官”,也就能想通了。
在中國,“官”是一個眾人膜拜的詞匯,如果能在行政機關當官,更是光宗耀祖、前途無量了。前有百萬大軍搶渡公務員“獨木橋”,中有權力在握于公于私各種方便,后有退休還能擔任獨董繼續發光發熱……雖然這些都集中于表面,也不能代表全體官員,可是接二連三曝出的各種涉腐涉貪涉權涉利的報道,都讓人不得不感嘆,在中國當官真真是油水多多,名利均收啊!
于是乎,每逢有人辭官,特別是這個人在某種程度上前景還被看好的話,便總免不了一番熱議。例如今次這位平陽縣最年輕副縣長周慧,有人支持,有人理解,但也有人將其形容為“晴天霹靂”;還有人因他家人都在海外是“裸官”,質疑有經濟問題。如此“眾生相”,讓人感嘆,也再次證明了“中國式當官”的復雜深刻,以及“中國式辭官”的糾結與罕見。
凡事都有利有弊,雖然“中國式當官”的好處讓人“羨慕嫉妒恨”,但“妥協小我、淪為大我”的官場文化也常常讓身在其中的官員們有心無力。比如琢磨得睡不著覺的人際交往,天天寫文件寫材料的工作內容,晉升無望的“天花板”效應,時常加班卻又缺乏彈性激勵的工資水平……種種體制內的官僚特色,讓人失望、無奈,但也只得不斷妥協,并在妥協中淪為大環境。
祝福周慧,每個能遵循自己內心想法并堅強走下去的人,都是勇敢和寶貴的!筆者更希望,以后體制內的進出可以成為常態,與“當官”無關,與“中國式”脫鉤,真正成為一潭“活水”,沒有熱議,只有生機與活力!不管是對于國家,還是個人。
□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