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超強臺風“威馬遜”過境之后,瓊粵桂三省區數十萬受災群眾在高溫炎熱、水電中斷的情況下等待應急救助。而此時運往災區的物資中,赫然出現了紅十字會調撥的幾千條棉被和夾克衫。三伏天里往氣溫超過30攝氏度的南方災區送棉被,不知該發“囧”的是誰?
災區群眾最需要什么?掰著腳趾頭想想也該知道,是飲用水、糧食、藥品等,因為是三伏天,還需要涼席、涼鞋、毛巾等,無論如何都不要棉被。酷暑送棉被,這哪里是救災,分明是添亂!紅十字會向來引以為豪的專業性讓人瞠目。
更可笑的是,專業的救災組織在表現出足夠業余的救災水平之后,還竟然言之鑿鑿地稱“救災物資的需求是由災區工作人員層層上報的”,言下之意,“夏送棉被”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做法,是災區群眾所主動要求的,不是紅會的錯,這讓災區人民情何以堪?
救災,講究的是應急性,災區群眾最需要什么就要支援什么,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幾千床棉被馳騁千里送到災區,看似很及時,實則是無用功,白白浪費了寶貴的人力、財力和運力。其實,紅會領導們的腦子沒進水,只是在“拍腦袋救災”而已。
按常理講,紅會應當具有判斷災情、科學決策、高效運輸的專業能力,保證優先將緊急物資送到受災群眾手中,不至于出現“夏送棉被”之類的笑話。要知道,這可是中國紅十字會,多么專業的救災組織啊!除了“拍腦袋”決策,實在難以找到更合理的解釋。看來,紅會去行政化依舊任重道遠。
曾經,受“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丑聞影響,紅會遭遇信任危機。特別是去年蘆山地震,“要不要再信一次紅會”成了爭議話題。事實上,紅會最值得信任的地方還是其專業性,這一點其他救災組織或個人難以相提并論。不過,如今看來,紅會沒有汲取慘痛教訓,珍惜岌岌可危的公信力,再一次在全國人民面前出了“洋相”,怪誰呢?□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