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聚合各項相關改革協調推進的正能量,不斷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 改革開放必須方向正確、目標明確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是當代中國人民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唯一選擇,我們要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好。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個總目標為新時期深化改革開放提供了基本遵循,凝聚了我們朝什么方向改革、如何推進改革的共識和力量。完善的制度、現代化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既是改革的目標,也是實現改革目標的路徑方向和治國方式。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制度執行力的集中體現,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使我國各項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善于運用制度和法律治國理政,提高我們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 改革開放必須以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歸宿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 ”我國改革開放是堅持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的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進,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歸宿,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同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當前我們面臨的問題更復雜、矛盾更突出、挑戰更嚴峻。比如財富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矛盾凸顯,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不合理,社會矛盾明顯增多等等,這些“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無法回避的問題。面對這些矛盾和問題,只有從維護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利益角度出發,在促進就業、公平分配、保障民生、平穩物價、改善生活等方面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用真情、謀實惠,才能從根本上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激發和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實基礎。
??? 改革開放必須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
???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用 “六個緊緊圍繞”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突出強調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三個沒有變”決定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仍是當前我國的主要任務,中心工作仍是經濟建設。同時,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少集中在經濟領域,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遠遠沒有完成,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出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就必須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不動搖,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牛鼻子”作用,以經濟體制改革帶動其他領域改革,以其他領域改革為經濟體制改革創造更優環境。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又一重大推進。
??? □陳義杰(作者系德州市委黨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