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打掃衛生的體驗。當你打掃干凈后,環境整潔,心里便有一種舒暢和清涼的感覺。其實,我們的心靈就像屋子一樣,也需要經常打掃,這樣才能保持干凈整潔。
??? 人的思想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特別是對于各級黨員干部,面對各種誘惑,如果不自覺拂拭心靈上的塵埃和污垢,就容易站不穩立場、認不清方向,被糖衣炮彈所擊中。現實中,我們需要以嚴格的制度來約束,更需要自行的思想學習和改造。因為比習俗和制度更有效的,是發自人們內心的自覺和制約。前者是被動地接受外界監督,后者則是個人主動地吐故納新。伊斯蘭教的圣者默罕穆德曾說過,好品性是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所在。其實,真正善意和良好的言行,不是來自外部的管教與監督,而是源自我們內心。我們要把勤拂心靈上的塵埃當成一種習慣,做到每天有所悟,天天有進步。勤拂心靈塵埃,還需要有自省的品格。自省是一種自我“革新”的過程,一種心靈“自凈”的方式。
??? 毛主席說:“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 ”因此,我們要時常揮舞心中的掃帚進行自我審視,尤其是當前面對精神懈怠的危險,共產黨人必須自覺清除思想上的“病菌”,防止精神缺鈣和得“軟骨病”。如果對自己的缺點不認真反思、對群眾的意見置若罔聞,其結果只能是缺點越來越多、問題越來越大,最終被群眾所拋棄。一個人自我反省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心靈除塵的過程,也是黨員干部批評與自我批評作風的體現。
??? 古語云:“不慮于微,始貽大患;不防于小,終累大德。 ”勤拂心靈塵埃,慎微很重要。要防微杜漸,做到 “莫以惡小而為之”。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一個人失去底線,往往都是從一次宴請、一個紅包開始的。黨員干部身負重任,一言一行關系著群眾的利益,要保持眼睛里揉不進“沙子”,內心中落不得“塵埃”的思想,嚴防誘惑之“微”,嚴杜蛻變之“漸”,只有這樣才能堅守好思想陣地。
□呂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