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李文華、任繼周等五位院士專家,向省委、省政府提請了《關于加快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建議》,受到姜異康、郭樹清、趙潤田等省領導高度肯定,并作出批示,指示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落實。
??? 據了解,今年6月,“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因其在防沙治沙、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資源利用、農業景觀維持等多功能價值,被農業部正式公布為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是我省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由此受到“兩院”院士專家們的高度關注。專家們提出,要盡快制定保護發展規劃并落實保護措施,積極推進全球重要文化遺產申報工作。
??? 區區一個縣的特色農業文化資源,一躍成為“國字號”文化遺產并成為“唯一”,真可謂石破天驚、出人意表。由此,我們看到了這片不可多得的農業文化資源,必將轉化為寶貴的旅游資源,為我市再添一張閃閃發光的金名片。而且下一步,該遺產又要沖刺“全球重要文化遺產”申報,前程無限美好,可喜可賀!
??? 由此聯想到,近年來,我市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始終不遺余力,取得了顯著成績。如今年6月,“大運河”正式申遺成功。作為大運河保護與申遺點段,為確保南運河德州段成功申遺,我市精心準備了8年。期間,相關部門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終于使德州擁有了“世界文化遺產”。又如,我市的減河濕地公園,是由市委、市政府投入大量人財物力,將原來的減河生態濕地進行綜合治理和景觀改造,使昔日的臟亂差老河道一舉成為功能性濕地、景觀濕地和自然保護區,如今成為德州家喻戶曉的風景區。如此等等,可以見出,文化資源的有效保護和科學開發利用,使得我市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旅游資源不斷增加,市容市貌日漸美化,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可以說,每項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提檔升級,都為我們贏得顯著的綜合效益,開辟了新的發展領域、發展境界。此次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被列為唯一的“國字號”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對我們更是一個新的巨大激勵。我們應充分認識到,這類文化遺產是不可多得的“黃金富礦”,具有重大的保護、示范、開發、利用價值,應高度重視,將其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努力使其提檔升級,發揮出最大效益。
??? 推動文化遺產提檔升級,前提是做好文化資源的排查、發現、論證和保護工作。毋庸置疑,多年來,在發展進程中,我們同全國各地一樣,局地或多或少存在著盲目開發、開發過度的現象,對文化資源、文化遺產重視不夠。許多具有保護和開發價值的文化遺產,如古墓、老建筑、古樹、老街、舊河道等,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不少歷史遺跡甚至徹底消失。據了解,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其實也隨著農業開發的不斷深入,其規模已較原面積顯著縮小。幸而當地黨委政府意識到了這一點,及時加強了保護,才使這一農業遺產作為“文化瑰寶”保存至今。由此我們應意識到,在推進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決策要全盤考慮、慎之又慎,應在不影響發展的同時,把那些具有文化遺產價值的寶貴資源保護好、傳承好。
??? 推動文化遺產提檔升級,更需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各級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科學決策。只有真正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充分意識到歷史文化遺產、文化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唯一性,認識到文化遺產、文化資源的寶貴利用價值和巨大的開發利用綜合效益,才能將其當作大事抓實抓好。同時,應充分征求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特別是專家們的意見、建議,科學決策,高點規劃,做好對文化遺產、文化資源的包裝、宣傳、推介工作,抓住機遇,促其提檔升級。同時,加強宣傳引導,使社會各界參與到文化遺產和資源的保護中來,摒棄急功近利思維和短期行為,放眼長遠。各級各相關部門,也應按照全局一盤棋的要求,各盡其謀,各司其責,扎實工作,埋頭苦干,全力推動文化遺產、文化資源的有效保護和提檔升級,真正使這些寶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造福人民,造福子孫后代。
□本報評論員 孫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