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安徽蚌埠第一中學掛告示慶祝該校 “女婿”獲諾貝爾獎。原來,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的美國科學家埃里克·白茲格,其夫人吉娜畢業(yè)于蚌埠第一中學。此舉引發(fā)了網(wǎng)友們的關注,不少網(wǎng)友戲稱該校“攀親家”。對此,校方回應稱不會撤下這則祝福。
??? 埃里克·白茲格并不是第一個獲諾貝爾獎的 “中國女婿”,而千方百計跟諾貝爾獎 “攀親家”的,也絕對不止蚌埠一中這一家。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托馬斯·祖德霍夫,就因為他的妻子是畢業(yè)于中國科技大學的無錫人陳路,被宣揚為 “中國女婿” “無錫女婿”以及“中國科技大學女婿”。
??? 如果獲獎的是蚌埠第一中學學生吉娜的話,那拿出來 “炫耀”一番也名正言順。但埃里克·白茲格的獲獎與蚌埠一中的教學活動可以說沒有任何關系。就算不是在教育學生 “學得好不如嫁得好”,搶在吉娜的父親前面,自封為諾獎得主的 “老丈人”,滿滿的光榮和驕傲也確實顯得有些荒誕。
??? 實際上,對諾貝爾獎的關注,更應該集中在科研成果上,而不是去生拉硬扯上中國元素。在中國自然科學領域里仍然 “零諾獎”的境況下,還是應該多一些反思,而不是趁機借力炒作。畢竟在我國現(xiàn)有教育體制下,科研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在此語境下,越是與諾獎得主 “攀親家”,豈不越是在自取其辱?
??? □張松超